周鳳梅
摘 要:新課程重視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倡導語文課程與學生生活相聯系,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形成語文實踐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本文從四個方面對該問題進行闡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實踐能力;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274-01
“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實踐”,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21世紀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我們不難發現,生存、學習、合作三種能力歸根結底都來源于實踐。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該“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這就告訴我們教師,要讓學生直接接觸豐富的語文學習資源,重視各種語文學習實踐機會,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培養語文實踐能力。
那么,怎樣才能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呢?本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問題進行闡述。
一、改革教法激活課堂,激起喜歡實踐興趣
1、建立“以思考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具體方法是:示范——教方法;點撥——解疑難;比較——找規律;多思——練能力。教法是多種多樣的??稍O分析討論課,允許學生爭論,各抒己見,激起參與實踐的興趣。
2、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做學習語文的主人。比如,布置學生寫《假如我是語文老師》等作文,學生興致很濃,提出了許多改進語文教與學的方法或設想。指導學生互批作文,寫作文后記,做自我評析。對此,學生感到新鮮,增強自信心和責任感。
3、重視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如利用每節語文課前3分鐘演講,讓學生輪流讀報,提出一些有爭議的問題誘發學生辯論。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實踐能力。
二、課外活動豐富多彩,催開參與實踐花蕾。
1、根據活動課以實踐為主的特點,要求學生親自實踐、發現、體驗,做到學以致用,教、學、做合一。如學完《岳陽樓記》一文后,讓學生根據課文中所學到的有關岳陽樓的知識,在課外對岳陽樓這一景點進行資料搜集,當一回岳陽樓的小導游,向大伙作景點演說,在演說過程中可用自己的方式來使游客喜歡這里。當多媒體上出現岳陽樓周圍雄偉而優美的畫面時,學生一個個像模像樣把學到的文本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加上自己的認識,利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也展示了他們的表演才能,更好地培養了他們的語文實踐能力。
2、指導學生辦報,每人一份,刊名自定,要有插圖,講究美觀大方。鼓勵學生精心設計,大膽創新,大膽實踐。
3、經常舉行各種比賽,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形成語文實踐能力。
三、利用校園文化建設,構筑積極實踐平臺
學生只有融入到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去,才能更深刻的感覺到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讓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既可以進行自我教育,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塑造品格,又能夠讓學生大量實踐,可謂一舉兩得。
實踐證明,要培養學生的語詞運用能力,就必須構筑積極實踐平臺,采取能夠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與實踐的教學形式,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時空領域,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校園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知識,提高語詞運用能力。如,在教室里張貼學生自己的作品。發動學生精心布置班級的“讀書感悟”、“文學創作”、“我真行”評比欄,鼓勵學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通過校園文化建設,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給學校的景點命名;選擇適當且易讓人接受、印象深刻的警示語標牌;為方便學生或校外人員,可以設置路標和指示牌。教師可放手讓學生去做,然后把學生的標語集中,爭取學生意見,選擇優秀作品,給予一定獎勵。如在校園的草坪寫上“小草正在睡覺,請不要打擾她”等充滿愛心和詩意的話語,讓人易于接受而又印象深刻,并且有效培養了語文實踐能力。
四、結合生活實際情況,促進實踐能力發展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意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和事件,在教學中創設生活問題的情景,鼓勵學生將所學運用于實踐。
一方面,教師可有意識地增加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機會。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一切未知的、可望不可及的領域都是他們興趣的觸覺所在。他們渴望獨立,渴望體會預想中的人生。教師要適時鼓勵學生多看、多聽、多想,一分為二地評價人物和事件,養成寫日記的習慣,記錄自己的成長歷程;指導學生采訪,進行調查訪問,如對學校水資源浪費情況進行調查,分組分工對校內水資源利用情況進行調查,走訪學生、教師了解水資源的利用渠道,利用電腦查詢節約水資源的重要性及小方法,并把這些方法加以宣傳推廣,學生在實踐中明確了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緊迫性以及自己肩上的責任。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另一方面,教師要善于把課堂教材引申到現實生活中,比如初中語文教學中尋找、糾正錯別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教師可有意識的將試卷上的糾錯任務放到實踐中,改變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糾正錯別字”的單調、沉寂,把學生推入“社會用字”的實踐活動中去。指導學生翻閱書報雜志,考辯大街小巷及種種媒體上的用字,區分正誤,各自根據已學知識編訂《勘誤表》,并匯總分類,交給教師。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不僅增長了基礎知識,還發展了實踐能力。
實踐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學任務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教師要通過多種手段與形式的教學,全面調動每一位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鼓勵學生實踐,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充分挖掘出來,讓實踐能力與語文教學緊密結合,從而使語文教學因學生的實踐而更充實、更精彩。
參考文獻:
[1] 樊麗霞.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J].文科教學探索,2007(5):32-33.
[2] 李 麗.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J].教學實踐,2007(7):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