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記者 朱翰朝
傾心播種 耕耘一生
——記臺灣現(xiàn)代舞之父游好彥
作者丨記者 朱翰朝
初見游好彥,便感受到了他的和藹可親,他總是面帶微笑,談話輕聲細語極有禮貌。在大陸,許多人對于游好彥的認識,可能僅僅限于知道他是臺灣三大現(xiàn)代舞大師之一。隨著游好彥對其自身經(jīng)歷、舞團及舞蹈理念、教學的介紹,我們對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游好彥,1941年出生于臺北,雙親在他幼年時離世,從小生活貧困,因為貧苦,造就了他獨立自主的個性,希望自己盡快成長的念頭始終縈繞在他年幼的心里。看著同齡的伙伴有父母的呵護,他時常羨慕,但這更加激勵他自己要堅強。就讀小學時,一次偶然的機會,老師挑中他參與學校晚會的舞蹈演出。就這么跳著舞著,開啟了他的另一片天地。
舞臺上的他,不再是那個為生活貧困而痛苦的男孩,生活的憂愁全被他拋在腦后。舞蹈,仿佛給了他另一段生命。“癡迷舞蹈的原因,可以說是將對早逝雙親的思念、渴望家庭溫暖的心,寄托在舞蹈的有情世界。”游好彥這樣說。
高中時,游好彥有緣遇到舞蹈生涯的啟蒙老師——蔡瑞月,因而打下深厚的舞蹈基礎。1968年,游好彥退伍后,決定前往西班牙磨練自己的舞蹈技巧,短短兩年便通過西班牙皇家藝術學院古典芭蕾考核,并以芭蕾舞劇《火鳥》登上西班牙皇家歌劇院。而后這只全身充滿烈焰、散發(fā)著光與熱的美麗“火鳥”,帶著一身高超的技巧,自西班牙升起,飛向人才薈萃的紐約,進入瑪莎·格萊姆舞蹈學校,同時加入埃立歐·波瑪舞蹈中心,主修爵士舞和非洲舞蹈,并跟著舞團各地巡演。
在格萊姆舞蹈學校,游好彥起初動作略顯生澀僵硬,其間靠著他艱苦的練習和努力,終于嶄露頭角。1974年,他正式加入舞團,成為第一位跳進格萊姆舞團的亞洲男舞者。瑪莎·格萊姆肯定地說:“Henry(游好彥)將獨特的才華和充滿活力的東方精神融入現(xiàn)代舞的世界,是位天才舞者。”之后,他更參與了《心之穴》這個經(jīng)典作品的演出,以及瑪莎·格萊姆新作發(fā)表的首演,同時更在舞校內(nèi)兼任教職。
一位自我意識強烈、擁有獨立個性的舞者,很難長期蟄伏于單一舞團,尤其對具有創(chuàng)作才能的舞者而言,若能夠在較少限制的環(huán)境下自由創(chuàng)作,將自己的內(nèi)心想法幻化成具有獨立生命的舞蹈,是件幸福且珍貴的事。因此,游好彥成立自己的舞團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1978年,游好彥離開瑪莎·格萊姆舞團,在紐約成立游好彥舞者舞團,以融合自身東方文化素養(yǎng)及西方養(yǎng)成的技巧,作為舞團主要特色。“Henry,你要嘗試以西方舞蹈技巧去創(chuàng)作富涵中華文化的舞蹈。”瑪莎曾這般殷殷告誡游好彥,這是身為東方人最重要的寶藏。因此游好彥所發(fā)表的作品多是從華人地理、文化、歷史、文學汲取素材,如《黃河》《駝子》等,舞作極具中國風格。
1982年,游好彥在臺灣文化大學誠摯邀請下,返回臺灣受聘于文化大學,將自身從格萊姆舞團中習得的高超技藝傳授給青年學子。他在教學上極具熱忱,以精確嚴謹?shù)挠柧毿拚枵叩膭幼鳌⒆⒅靥枨暗呐怼⒔涛枵呷绾卧谖璧钢袑W會保護自己。對于男、女舞者則采取不同的訓練方式,男舞者必須加強關節(jié)與肌力的訓練,他有許多專為男舞者所編的舞作,強調(diào)瞬間的爆發(fā)力與彈跳力。在臺灣,一批批優(yōu)秀的男舞者從他的舞蹈教室孕育而生。這是他對臺灣舞蹈界極為重要的貢獻。
返回臺灣后次年,游好彥成立了游好彥舞團,發(fā)表了許多舞作,如《魚玄機》《辭山賦》《屈原傳》《索——路是人走出來的》《菊豆與天青》《左巴的困惑》等。因為喜歡中華文學,這些作品大都從文學藝術出發(fā),帶領觀眾遨游在中華五千年的文化中,透過舞者的肢體訴說一則則故事。如《魚玄機》是根據(jù)晚唐一位特立獨行、充滿傳奇與爭議的女性——魚玄機的一生經(jīng)歷所編成的作品,在動作與意念上具有強烈的“格萊姆風格”;《菊豆與天青》不同于電影版《菊豆》,更忠于劉恒小說《伏羲伏羲》原著,舞出楊金山的憤怒、菊豆的煎熬、天青的壓抑,此作品中安排了許多群舞,展現(xiàn)力與美的姿態(tài)。
20多年在臺灣的現(xiàn)代舞表演、教學與編創(chuàng)的藝術生涯,使他的足跡踏遍了臺灣文化大學舞蹈系、華岡藝術學校舞蹈科,以及他自己開設的游好彥舞蹈學校和舞團。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現(xiàn)代舞的教育與推廣之中,矢志不渝地傳播瑪莎的藝術精神:播種希望,才能收獲果實;努力耕耘,方能使收獲更豐收。他數(shù)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尊師重道,以身作則,用他“口授心傳”的方式,將其一生的教學經(jīng)驗和人生感悟,以及多年來習得的精煉細膩的格萊姆現(xiàn)代舞技術,深耕于可愛的青年學子們的身上。從現(xiàn)代舞基訓課到人生的大舞臺,他在學生的心底播種下了希望與光明的種子,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優(yōu)秀的舞者和教師。他的學生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有的已是各大院校的院長、所長、主任等,而他卻依然耕耘不懈,依然是那位青春永駐、快樂活潑的“游老師”。他坦言:“我不要當那些什么長,我就想教學,我只要當游老師。”

演出照片
在海峽兩岸開放之后,游好彥舞團是第一個到大陸演出的臺灣現(xiàn)代舞蹈團。2011年3月,游好彥應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的邀請,帶著他豐富獨特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再次來到大陸,在京舉辦講座,并在北京師范大學開設了一堂現(xiàn)代舞基訓觀摩課。此后北京舞蹈學院特聘他為現(xiàn)代舞系授課,為學生們構建現(xiàn)代化、標準化的現(xiàn)代舞基訓課程。游好彥先后在北京舞蹈學院、中央民族學院、北京舞蹈學院擔任教授,向大陸學子們孜孜不倦地傳授現(xiàn)代舞技藝。
2012年8月,游好彥來到南昌大學舞蹈系任教,擔任《現(xiàn)代舞》課程的教授。在崗位上他恪盡職守、無私奉獻,將任教的薪酬補助給困難學生,自掏腰包解決學生的演出道具,自己卻省吃儉用,只為用心栽培更多的優(yōu)秀舞者。他真切地談道:“我愿奉獻一生,在神州大地上為瑪莎的舞蹈教育做傳承,栽培更多中華弟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希望他們未來能在紐約、華盛頓等國際舞臺上發(fā)出耀眼的光芒。”
常言道:“人生七十古來稀。”被譽為“旅美華裔現(xiàn)代舞先驅(qū)”“臺灣三大現(xiàn)代舞大師之一”的游好彥卻說:“人生七十剛開始。”年過古稀之年的他,依然精力充沛、動作矯健、充滿理想、信念堅定。古稀之年的他,懷著傳承瑪莎·格萊姆的精神與打造“中國藍色特工隊”的宏愿,從寶島臺灣來到祖國大陸。感念師恩如海,游好彥一片赤子之心,祈愿將瑪莎的精神在神州大地上傳承下去,希望能為完善中華大地現(xiàn)代舞的訓練體系、教學法和創(chuàng)作,做出扎扎實實的教學和師資培訓的工作,為祖國大陸舞蹈事業(yè)的發(fā)展,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