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斌
【摘 要】簡述高中生物新課標教學理念的內涵,闡述高中生物新課標理念在教學活動中的一些具體體現。
【關鍵詞】高中生物 新課改理念 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7B-0044-02
高中生物新課標明確規定,高中生物教學是培養學生逐步掌握學習高中生物的一般方法。鍛煉學生具備基本的學習能力,善于觀察事物。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本文將從生物教學出發,分析新課標教學理念,探討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
一、高中生物新課標教學理念的內涵
高中生物新課標理念就是要摒棄舊的教學理念,認為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校教學的需求,不能使學生全面發展。要積極鼓勵學生勤于動手、善于思考,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生物新課標理念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從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需求上入手,在高中生物學課程的基礎性、發展性和普及性上下功夫,要求教師樹立新時代“學生觀”。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這意味著,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實施教學,更加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二、高中生物新課標理念在教學活動中的一些具體體現
(一)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高中生物新課標的教學中,要求教師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善于提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不應當將實驗的結果直接告知學生,而是將實驗過程講述給學生,然后讓學生自己獨立進行實驗,探索實驗結果,如“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在生物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只告訴學生實驗的條件和結果,讓學生自行去發現問題,以此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又比如DNA實驗,其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發現學生的潛力,這也是教師教學的目標之一。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1)實驗離心分離的上清液為什么放射性很低,而不是沒有;(2)實驗中沉淀物中放射性很低,而不是沒有;(3)最終DNA的沉淀物是藍紅兼備,與首次實驗的結果不一樣,等等。當學生發現問題之后,就會認真分析問題、討論問題,并解決問題。這些問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代替學生思考,而是要引導學生學會自己獨立思考,通過思考找出答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二)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高中生物新課標教學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應當采取一種創新的學習方法,在實踐中探究是一種比較好的學習方法。探究不僅僅是學生獲得生物知識的途徑,而且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一種途徑,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比如,高中必修模塊2第6章第2節《基因工程及其應用》這部分內容,由于內容比較抽象,看不到摸不著,如果教師在授課時采取傳統的講授法,那么就難把知識講得清楚,學生也難理解和掌握,學生只能囫圇吞棗地熟記這部分內容,沒有真正理解記憶。此時引入多媒體技術,學生能比較直觀地看到基因工程及其應用的過程。在教學中可這樣安排:首先,用多媒體快速地溫習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傳統的育種方法是在同種生物之間應用,很難把一種生物的優良特性移植到另一種生物上,使物種的品性得到改善。那么怎樣才能把一種生物的優良特性移植到另一種生物上呢?這時學生會提出“植物嫁接”的方法。這是學生思考、討論后的結果。其次,引導思考,如何實現優質特性的轉移。即在嫁接之后,植物所產生的果實與其接穗親本產生的果實并不相同,應當采取什么樣的方法才能取得一種植物的優點。
面對這樣的問題,學生經過思考會提出基因剪接、基因雜交、基因轉移等方法,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如果要求學生結合書本上的步驟進行分析,步步深入,那么就能獲得正確的答案。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
(三)應用類比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有許多現象用肉眼無法觀察,學生也無法進行具體的實體實驗,這是高中生物的一大特點。針對這樣的現象,教師可應用類比的方法使學生明白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從而提高學生對抽象的生物現象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生物成績。
比如,高中生物第4章第3節《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的內容,對于“主動運輸”這一抽象知識點,學生是不好理解的。在教學中教師可應用類比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如“載體”,生物中的這個載體不同于現實中的載體,但它又具有生活中看到的運輸中的載體如汽車的特性,此時,就可以把它類比于汽車這種載體,它是生物體中的運輸工具。這樣學生就明白生物載體是什么意思了。在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用類比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對抽象的生物知識點的理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在生物教學中,應用類比的方法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方法。
三、深入把握和理解新課標教學理念
高中生物新課標改革的核心是為了學生健康發展,在教學中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也就是說,在教學中要高度重視新課標的內容、理念和目標,以及學習方式和評價體系。充分挖掘教材,合理利用資源,將典型的科學史實與生物學科知識融會貫通,讓高中生物教學不斷演繹人文情懷。從“學習”的視角來觀察和分析當前的教育特點和學習方法,改變過去的唯“分”思想,更加科學地評價每一個學生。在對每個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體現“為了每位學生發展”的精神。教師懂得欣賞學生,對發展性和過程性都要進行觀察評價,給學生予綜合而客觀的評價。同時要“注意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的職業和學習方向,為他們進一步學習和步入社會做準備”。將“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將“給出知識”轉向“引向知識”。
隨著高中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生物教師要充分領會新課標的教育教學理念,并用它來指引生物課堂教學,勇敢承擔起新課標改革的探索研究重擔,把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完成好。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