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素梅
[摘 要]現(xiàn)階段,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進行,中小學教育現(xiàn)狀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對于小學教育工作來說,德育工作始終都是貫穿整體的重要內容,在小學教育課程中占據(jù)重要的位置。對于小學教育工作來說,德育工作的成敗將會直接的影響學生以后的生活以及工作發(fā)展,所以對于小學教育工作來說,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逐步的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職責。文章從這個背景出發(fā),根據(jù)筆者個人小學教學工作實踐,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進行了簡單的分析介紹。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滲透;價值培養(yǎng)
現(xiàn)階段我國教育制度不斷的完善和發(fā)展,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和執(zhí)行,小學教育工作有了更多的內容和要求,新的課程教育標準要求我國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應該通過課程教育來逐步的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通過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價值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各方面協(xié)調發(fā)展。語文教學中要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課程教學當中。我國現(xiàn)階段的學校教育工作中,德育內容主要涉及了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而這些內容在語文教學材料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所以對于教師來說,一方面要發(fā)揮教學材料本身的德育性,另一方面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實踐活動等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重要性
對于小學學生來說,個人認知和道德培養(yǎng)還處于一個低中級發(fā)展階段,科爾伯格在自己的“三水平六階段理論”中明確的指出小學生的道德認知培養(yǎng)基本上屬于前習俗水平和習俗水平。而前習俗水平階段的學生道德認知包含兩個主要階段,分別是懲罰和服務定向階段、相對功力取向階段,處于這一階段水平的學生自身的道德認知主要的特點是春外在的,這個階段的學生判斷失誤好壞的標準是具體行為的直接后或以及對自身利害關系的影響。習俗水平階段的學生道德認知也包含兩個階段,分別是好孩子定向階段以及遵守制度定向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能夠通過自身對社會的一些看法來確定自己的希望,同時還能夠從社會主要成員的角度來思考道德問題,然后根據(jù)自己的判斷來遵守社會秩序。所以這個階段主要是體現(xiàn)在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群體中。
小學教學尤其是語文教學中德育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滲透在語文課程中,例如小學語文課程中很多著名的文章和歷史篇章等,或者是那些能夠真實反映中華名族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文章等都能夠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德育教育意義。小學語文教育課程的德育特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語文教學的雙重職能,一方面要通過語文教學來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夠在日常課程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作為每一個學生入學接觸的第一門課程,小學語文教育中進行德育滲透以及道德培養(yǎng)至關重要。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一)合理把握語文教材中內在的思想教育點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學生來說,由于自身的認知水平有限,所以對于一些語文課程中的思想教育點并不能夠直接的獲取,所以就要求語文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年級的學生合理的制定教材傳授方式。
首先,對于一些特殊的有思想教育意義的語文課程,教師要通過詳細的解詞析句來讓學生理解課程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逐步的滲透思想教育內容。要通過對文章中一些抽象符號的深刻體會來讓學生理解課程的思想感情點。
其次,教師在日常知識教學過程中,要逐步滲透思想教育?,F(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程中很多文章都是體現(xiàn)祖國山美水好,能夠很好的感受自然的美的文章,例如語文課程《柳樹醒了》,作者通過細致的描繪,讓學生能夠通過豐富的想象,形象感知春天的景象,感受到春天明麗的色彩,輕快地音符和跳動著的生命力,從而讓學生進入優(yōu)美的情境,獲得身心的愉悅,同時體會到大自然的美妙,熱愛大自然。
(二)正確處理德育滲透和小學語文教學的關系
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語文知識培養(yǎng),同時還要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日常教學中,但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要堅持適量原則,德育的滲透要堅持一個重要的前提,即不能影響正常的語文教學,所以就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師在日常備課的過程中,要準確的把握課程的重點,熟悉掌握課程中德育教育的切入點,教師之間可以多進行教學交流,認真的研究課程內容,真正的處理好德育滲透和語文教學之間的關系,堅持教學為主、德育滲透為輔的原則。
小學語文課程教育中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升是主要方向,德育滲透是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操作過程中,不能過于死板,要避免將德育看做是課程文章主題歸納的唯一標準,需要在教學實踐中,能夠抓住教學重點,正確的引導學生通過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來提升自身的語言水平,然后通過教師講解和個人體會,潛移默化的滲透德育教學,循序漸進的引導和影響學生。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文章,來讓學生深刻的感受作者或者是文章主人翁的可貴精神,然后將這種可貴的精神轉化為自己所有。
(三)發(fā)揮作文教學對德育滲透的優(yōu)勢
小學語文教學一個重要的意義就在于逐步的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而作文寫作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同時小學作文寫作并不僅僅是組織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練習,更重要的是通過作文寫作來讓學生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逐步的訓練小學生對社會、自然等的認知和態(tài)度。
三、結論
總的來說,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首先要以語文教學為主,然后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課程素材,適度的給學生灌輸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正確的處理德育和語文教學之間的關系,同時通過靈活的運用和教學理念,深入的挖掘課程中的德育因素,逐步的提升小學生的道德水平,讓德育教育滲透進到學生語文知識獲取中。
參考文獻:
[1]翁金秀.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學周刊. 2015 .
[2]郝香芝.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5 .
[3]楊文學.淺談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德育的思考[J]才智.2014 .
[4]譚運蘭.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3.
[5]廖偉玲.淺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