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文
摘 要: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加之知識水平和外在環境的影響,中職學生受到網絡的沖擊影響很大,網絡時代學生的道德狀況呈現明顯的時代特征。網絡日益成為學生學習、生活和娛樂的重要平臺,網絡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甚至日常生活的影響越來越重要,對學生產生的一些負面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網絡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培育學生網絡道德觀問題已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中職學生作為國家未來中特殊的一部分,了解他們的道德狀況,分析深層次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
關鍵詞:中職生;網絡道德;對策
所謂網絡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們的上網行為,調節網絡時空中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
隨著網絡入校園,越來越多的學生與互聯網結下了解之緣。學生通過互聯網搜索資料、收發電子郵件、觀看電影、下載軟件、發表議論、完游戲、QQ聊天、交朋友、看新聞等。網絡的豐富性、虛擬性和互動性特點,為學生提供了實現自身需要的舞臺。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網絡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培育學生網絡道德觀的問題已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
一、中職生網絡道德中的不良現狀
1.職校生迷戀網絡現象嚴重
超過半數的中職生由于自制力較弱,會出于好奇或沖動心理刻意去搜索一些有關色情、暴力的內容。面對魚龍混雜的網絡信息,雖然不少學生只是抱著“看一看,不會對自己產生壞影響”的態度。
2.職校生網上不文明行為普遍
由于互聯網的隱蔽性,這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熱情。上網的人都缺少“他人在場”的壓力,“快樂原則”支配著個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壓抑的人性中惡的一面會在這種無約束或低約束的狀況下得到宣泄。
3.侵犯他人肖像權、公布他人隱私
人的隱私作為人的基本權利,本應該得到充分的保護。然而,網絡的虛擬性一方面在給人們的網上隱身提供便利的同時,又為部分人刻意窺探別人的隱私提供了場所。不少網站充斥著大量用相機、手機偷拍到的某某美女 “走光”照片,其中還有一些偷拍的視頻短片等。
4.網戀
多數中職學生把網戀當作一種時尚,結果越陷越深,一發不可收拾,學習成績明顯下降。還有部分中職生在網上談情說愛,只是為了好玩,尋找刺激、尋找新鮮感。
二、加強中職生網絡道德的必要性
1.中職生網絡道德素養問題
由于中職生年齡較低,閱歷較淺,思想活躍,認識水平及文化水平皆不高,所以自我控制的能力和明辯是非的能力還不夠強,往往不能較好地抵御各種錯誤思想的侵襲,導致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上網后迷失了方向,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中職生網上道德感的弱化會直接影響到職校生的現實生活行為,產生不良后果。
2.網絡是把“雙刃劍”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我們不能倒持,授人以柄 。我們必須認識到:網絡平臺不僅是一個技術平臺.而且是一個社會平臺,是一個思想陣地。網絡,是一把鋒利的太阿寶劍.它既能促進中職生的成長,也可能使中職生陷入誤區。 現在互聯網上的信息龐雜多樣,泥沙俱下,還存在大量反動迷信、黃色的內容。
三、加強中職生網絡道德教育的策略
1.學校積極開展網絡道德教育
學校在開設例如信息技術基礎及思想政治等課時可加強網絡道德訓練部分的內容,加大宣揚健康上網文明上網的力度,倡導積極、健康的用網習慣和用網情趣,形成健康用網的風氣與習慣,在良好的環境氛圍下,讓中職生潛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網絡道德習慣與道德信念。
2.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進一步加強中職生實踐活動的教育,加強中職生課余活動的主陣地建設。充分發揮共青團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利用重要節慶日或紀念日開展好相應的主題活動,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實踐與課余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不迷戀于虛擬的互聯網空間。
3.發揮教師的表率作用
教師應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的上網指導工作。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網風、網德才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規范教師的上網行為,學校可制定教師上網的若干規定.以保證教師對學生上網的正面導向作用。
4.家長要與子女溝通,引導子女健康上網
現在不少家庭都買了電腦,學生大都在家上網。老師可利用家長會等與家長聯系溝通的機會,指導學生家長通過安裝“防火墻”“過濾軟件”等積極做好防范措施,確保信息安全,盡量為學生營造一個純潔的網上空間。
5.加強學生的法制教育和養成教育,提高學生的自律意識
按照中職生行為準則要求,不斷加強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按照網絡道德規范要求,加強對學生進行網絡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他們的法制觀念、自律意識,要教育引導學生文明上網,在網絡信息活動中,做到誠實守信、自律,樹立對自己言行負責的態度,自覺抵御網絡游戲、網戀的誘惑,在網絡行為中形成良好習慣,培養學生道德自律意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防止網絡犯罪的“防火墻”。
6.齊抓共管,構建家庭、學校、社會、大眾傳媒“四位一體”的網絡德育教育新模式
網絡德育教育是一項新課題,它涉及面廣,僅靠學校的教育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社會、家庭、大眾傳媒等的共同努力,齊抓共管,構建新的教育模式,共同開展網絡德育教育活動,形成整體教育網絡,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從而使整個網絡社會形成揚善懲惡、扶正祛邪的良好風氣,共同譴責鞭撻網絡道德失范行為,隨時引導、激勵、督促學生做有道德的網民。加強學生網絡道德規范,預防青少年網絡犯罪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更是一項需要綜合治理的系統工程。
總之,網絡的迅速發展給社會造成了越來越深刻的影響,網絡對中職生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網絡科技的發展呼喚著道德的進步,加強網絡德育教育,凈化網絡環境,重視中職生的網絡道德的不良現狀,這是一項現實而緊迫的任務,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梁明驊《加強中職生網絡道德教育刻不容緩》《職業.中旬》2012年06期.
[2]張桂榮《中職院校網絡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速讀.中旬》2014年第03期.
[3]趙啟玉《淺談中專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