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弘毅
摘 要:讀后作業不僅是英語閱讀教學的延伸,而且是幫助學生拓寬英語思維、提高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英語閱讀教學讀后作業在注重作業實踐性和有效性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體驗和運用英語。
關鍵詞:讀后作業;發散思維;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要有利于學生優化英語學習方式,使他們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有利于學生學會運用多種媒體和信息資源,拓寬學習渠道,形成具有個性的學習方法和風格”[1]2。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讀后作業是檢測教師教學效果和鞏固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環節。但在實際教學中,讀后作業都是類似概括、詞匯默寫和課文復述等單一的形式,僅僅關注學生語言知識的掌握,忽視了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這樣的讀后作業思維局限性強,不能引導學生有效的語言輸出,甚至弱化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此外,大量重復、枯燥的練習,不僅加重了教師的作業批改負擔,也使學生喪失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必須對讀后作業進行創新設計,使學生在鞏固語言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一、讀后作業的設計原則
(一)凸顯閱讀主題 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讀后作業的內容應緊貼閱讀教學的主題,遵循語言輸入與輸出一致的原則。教師在課堂活動中已經為學生語言輸入做了良好的鋪墊,如果作業的設計不能深化主題內容、鞏固所學知識,則會導致核心語言知識的教學不能落實,不利于學生的語言發展[2]。閱讀文本是系統地表達內容的載體,而要表達內容,必須有語言的支持,必須通過思維去組織[3]。因此,讀后作業既要關注文本的知識,又要融入思維的訓練。讀后作業要符合學生現有的認知特點,并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盡可能地促使學生多發現,多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等。
(二)設計進階作業 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
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識水平各不相同,教師應從具體學情出發,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發展特點,設計從簡到繁、由易到難的階梯式作業。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特點完成相應的作業內容,從中獲得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時,教師通過作業反饋能較為準確地把握教學內容的難度。
(三)利用小組合作 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
任何發展都是學生的自我發展,任何學習從根本上來說都是學生的自我學習。只有學生能夠發自內心地積極學習,學習才能成功。因而,養成學生的自主性,既是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教育成功的保障[4]。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獨立精神,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在外語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語言和運用語言的機會[5]。分配小組作業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安排不同的組內任務。在小組討論、調查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保持活動參與的熱情,激發英語學習的內驅力。
二、讀后作業的創新設計
讀后作業應該“貼近學生實際,使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1]11。真實創新的作業不僅能使學生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內化語言,并能發展智力和培養創新意識[6]。下面是筆者針對NSEFC教材中Reading部分讀后作業的創新設計。
(一)思維發散類
Book 5 Unit 3 Living in the future 的主題是未來生活,Reading部分的文本介紹了李強收到宇宙空間站的電子郵件邀請,前往“未來世界”的經過以及來到“未來世界”的第一印象。學生對閱讀文本中的未來世界充滿了想象,教師可以借機設計如下有趣的思維發散類讀后作業。
假設你是“未來商店”的一名推銷人員,請你任選下列四個未來產品(見圖1)中的一個,為這個產品做廣告。可以通過解說、表演、繪圖等各種形式模擬產品的操作使用。
【設計意圖】這個讀后作業增添了英語學習的趣味性,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發散性思維。在這個讀后作業中,學生可以天馬行空地想象,但又需要運用閱讀課堂上所學的語言知識對產品進行闡述說明,使語言與思維完美結合,相互促進。
(二)分層進階類
Book 2 Unit 1 Cultural relics是關于文化遺跡類話題,Reading部分的文本介紹了琥珀屋的歷史由來。在閱讀課后,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學生個體設計如下的分層進階類作業(見圖2)。
【設計意圖】學生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利用網絡資源,完成相對應的作業。通過完成這種分層進階類作業,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同時讓學生在完成符合自己能力范圍的作業中體驗英語學習的成就感。而對于學習程度較好的學生,拓展類作業有助于引導他們對事物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從而培養其社會責任感。
(三)能力培養類
Book 6 Unit 2 Poems 的主題為詩歌,Reading部分的文本介紹了兒歌、清單詩、五行詩、俳句等幾種簡單的英語詩歌類型。其中的五行詩形式簡單且容易模仿,在閱讀教學后教師可設計如下作業。
1.請以校園生活為主題,寫一首五行詩。例如:
Library
Quiet, colorful
Educating, progressing, inspiring
Paradise and zone too
Ours
2.請有感情地朗讀你所寫的詩歌,并錄制成音頻分享至班級學習平臺。
【設計意圖】這個讀后作業旨在讓學生親自體驗英語詩歌創作,真切地感受英語詩歌的節奏和韻律之美,開拓創造性思維。通過朗讀和錄制自創的詩歌,學生可以和同學分享創作的喜悅,更好地注意到語音語調,從而提高自身的語言綜合能力。
(四)計劃合作類
Book 1 Unit 3 Travel Journal 涉及旅游出行話題,Reading部分的文本內容是兩兄妹為游覽湄公河做的前期準備。閱讀教學后教師可利用當地的旅游資源設計如下的計劃合作類作業。
外國朋友暑假要來龍泉游玩,邀請你們當導游。請以當地的龍泉山風景區為目的地,每個小組結合圖3和表1制訂一份合理的“探索甌江源”的出行計劃,要求小組成員有不同的分工安排。
【設計意圖】這個作業旨在創設真實的交際情境,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在合作中發揮各自的優勢,又增強團隊意識。介紹家鄉的風土人情和人文景觀,有助于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同時,學生在交流過程中自然地將所學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感受英語學習的實用價值。
讀后作業不僅是英語閱讀教學的延伸,而且是幫助學生拓寬英語思維、提高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在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英語作業也應與時俱進,在注重作業實踐性和有效性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不斷開拓新思路,創設更多新形式的讀后作業,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體驗和運用英語。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艷榮.基于學生發展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讀后活動設計[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5(7):41.
[3]葛炳芳. 英語閱讀教學的綜合視野:內容、思維和語言[M].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46.
[4]陳玉琨,田愛麗.慕課與翻轉課堂導論[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141.
[5]UR P.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1: 279.
[6]吳敏. 高中英語讀后作業的多樣化設計[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