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霞
摘 要: 語文學科不僅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而且是學生學習各科知識的前提,特別是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教學更是占據不可或缺的地位。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師要走向創新之路,敢于突破傳統教育思維的禁錮,用發展的眼光看語文教學,優化教學過程。作者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如何進行創新實踐作理性思考,并列舉一些適當的教學對策。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創新實踐 理性思考
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活動的重中之重,目前國家對教育行業越來越重視,做好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實踐工作具有現實意義。小學語文教學作為學生學習知識和認知世界的啟蒙,不僅能夠培養他們對漢語知識的熱愛,還能夠拓寬視野。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倡導,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當前的需求,教師應大膽創新,敢于嘗試運用新的教學技巧。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熱情
為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實踐的順利實施與有效開展,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首先應避免使用單調乏味的知識講授方式,可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創設情境,使小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發展語文學習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發揮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優勢,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創設較真實的情境,結合課文內容展示一些圖片,或播放一些視頻、動畫、音樂等,從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上刺激學生,使其對所學內容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和分析,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和動力。
例如在學習《記金華的雙龍洞》這篇課文時,在新課導入環節,教師在念出課文題目之后解題:“記”是什么意思?告知學生這篇游記是葉圣陶先生游覽金華雙龍后寫的,設計開場白:去雙龍洞洞途和洞內的景致非常奇特,吸引中外游客,同學們也想去雙龍洞嗎?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游覽吧。為幫助學生對雙龍洞產生更全面的了解,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去雙龍洞洞途中的景物圖片,包括映山紅、油桐、砂土、山間小溪;外洞洞口、泉水、孔隙;內洞蜿蜒在洞頂的雙龍:一條黃龍和一條青龍、石鐘乳、石筍等。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可刺激學生的多個感官,誘發學生學習課文的欲望,與傳統教學形式相比,多媒體情境教學更形象和直觀,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
二、注重課堂互動,活躍教學氛圍
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要著重引領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將他們當做教學主體,注重課堂互動。而且知識的傳授本身就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通過課堂互動不僅能夠活躍教學氛圍,還能夠讓語文教學散發無限生機和活力,使其積極踴躍地參與知識學習與探究中。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一系列話題讓學生討論和思考,并發表個人看法與意見,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或者將課文內容變為劇本,組織學生分組分角色表演,在還原文章情境的同時,加深對文章的認識和理解。
比如在講授《猴王出世》這篇課文時,教師可先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脈絡,初步感受古代白話文的特點,讓他們討論與現代白話文之間有什么不同?并采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電視劇《西游記》中的精彩片段,使其與課文內容相對照,讓學生比較課文中對“猴王出世”的描寫和電視劇中的畫面有什么區別?然后,教師可提出問題:同學們,假如現在請你們當導演排練這場戲,將怎樣處理?將班內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要求他們思考、討論和交流,依賴文本展開想象自由創作,將課文改編為劇本且表演出來,讓整個課堂教學始終處于動態模式。如此,學生深入體會課文內容,了解猴王出世及其生活特點,領略經典名著的魅力,在活躍的氛圍中主動學習語文知識。
三、選用生活素材,帶給學生樂趣
小學語文教材中選編的課文和知識很多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關系密切,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運用這些內容,探索和發現語文知識傳授和日常生活之間的結合點,突出教學內容的生活化,讓學生學會在現實生活中發現語文現象,拓展漢語學習的范圍和空間。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要事先搜集與本堂課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信息,豐富教學內容,拉近語文課程和學生生活之間的距離,使其感受到語文教學的親和力和實用性,并學會在生活中感悟課文中蘊涵的深刻哲理,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以《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為例,本篇課文講述的是在一個環境優美的小村莊中,人們使用斧頭將樹木一棵棵砍下來蓋成房子、造成工具和家具等,但是由于過度砍伐樹木導致土地裸露,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后被咆哮的洪水卷走。教師可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向學生講述一些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使其在現實生活中調查不符合環保要求的現象,并要求他們提出個人想法與建議。通過調查和研究,教師將語文教學和現實生活有機聯系起來,并提出部分對策號召學生保護周邊的自然環境,不毀壞花草樹木,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引領他們主動參與環境保護活動。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賞教育學習愛護樹木、保護環境,領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和重要性。
四、結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與完善,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實踐已是大勢所趨,教師只有敢于創新,才會有所突破、有所發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學思路,靈活運用各種新穎有效的教學方式,強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映潔.對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實踐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163-164.
[2]馮如義.小學語文教育專業實踐性教學的創新與思考[J].電子制作,2015,11:290.
[3]劉占祥.淺析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困境與突破[J].才智,2015,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