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064-01
這事情還得從一個月前說起,有一天,業務校長把一個叫張雨欣的轉學生安排到了我們七年二班。她剛來的時候,我正好在上語文課,小姑娘著一身天藍色的合體的運動裝,頭發扎成簡單的馬尾辮,自然透露出清爽、自信的感覺。當時我暫停講課,向同學們簡單介紹了一下她的個人情況(事先,我已經從校長那兒得到了她的個人資料),便臨時讓她坐在班級最后排的一個空位。她平靜地接受了安排,健步走向了臨時座位。那時,我發現我們班的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叫劉夢妮的女同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新同學看。“唉!這孩子,學習的時候可從未這么專注過……”我暗忖到。
“老師,我想和新來的張雨欣同學坐同桌!”幾天后的一個下午,劉夢妮同學“闖入”我的辦公室急切地向我提出了這個請求。“怎么,張雨欣同學剛來兩天,你就和她成朋友了?”“還……還不算朋友,”“那你為什么想和她同桌?”“是因為我看她長得漂亮,還有一種讓我說不出來的氣質,所以我想和她坐同桌,想和她成為好朋友……”“啊……是這樣!”我腦海中馬上浮現出張雨欣剛轉來時劉夢妮盯著她看的情景。“張雨欣同學知道你的想法嗎?”“我已經跟她說了我的想法,她也沒有反對!”該不該答應劉夢妮同學的請求呢?我陷入了沉思……
說心里話,我并不喜歡這個學生。開學兩個月以來,不少同學和老師向我反映了劉夢妮的不良的表現——依仗自己的家庭富裕,瞧不起其他的農村的同學;常常違反班級的紀律,與同學關系很僵;學習態度不認真,老師們總向我反映她上課時神游物外。雖然我也找她談了幾次,可她滿不在乎,一副云淡風輕的樣子,所以我的常規教育手段收效甚微。如果能好好利用她這次她想換座位的機會,對其加以教育,沒準兒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瞬間,我有了決定。“關于換座嗎,老師這里沒啥問題,你先回去,把張雨欣叫來,我要問問她的態度。畢竟她和大家還不熟悉,咱們得尊重新同學,征求一下人家的意見嘛。”看到我的態度明朗,劉夢妮很高興,蹦蹦跳跳地走了。張雨欣來了以后,我問她是否愿意和劉夢妮坐同座,她表示同意,我又說了劉夢妮以往的不良表現,勸他不必勉強自己,她依然沒有反對。“既然這樣,老師就要交給你一個任務!”“任務?”她有些驚訝,“是這樣的,你必須要……”我叮囑道。張雨欣點點頭,答應了。打鐵趁熱,很快我讓她倆做了同桌。
一個月以后,告劉夢妮狀的同學和老師明顯減少了,她的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某一天,我找她談心,為她學習進步了表揚她并祝賀她找到了一個好同桌、好朋友。劉夢妮說道:“老師,我的進步確實是張雨欣的功勞,她跟我《約法三章》:要想和她坐同桌,第一,要待人有禮貌,不許歧視同學;第二,要努力學習,爭取好的成績;第三,要嚴格遵守班級紀律,改變自由散漫的作風。我喜歡和她做朋友,所以我必須改掉以前的那些壞毛病。”
“好!老師希望你們倆共同進步,永遠做好朋友。”我再次鼓勵她。“老師,我更要謝謝您,張雨欣都跟我說了,《約法三章》,是您教給她的,為了我,您費心了!”說完,給我深深地鞠了一個躬。這時,我的心里仿佛有一股暖流在涌動……
愛的教育雖然如春雨綿綿,潤物無聲,但作為教育者的教師在施與愛的時候還是要積極地、耐心地尋找機會。教師要在日常生活中認真觀察學生的點滴表現,從一些小事、小現象入手,尋找到教育學生的契機,因勢利導,做到“有心插柳”,才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上接第60頁)確認識人、尊重人、信任人、開發人的心智和提升人的道德的指南。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是體育課堂的主旋律。學生是主體,教師在思想上理念上要重視學生,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初步掌握運動技能技術,了解體育衛生常識,在活動中發展興趣和能力。
《新課程標準》提出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要始終把學生主動發展放在主體地位。核心問題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要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采用多種教法和手段激活興趣,培養其主動學習的動機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教程中要體現以學生為本,就是教師要成為學生的服務者,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學到體育方面的知識與技術,情操受到陶冶,情感得到升華。關心全體學生的身心健康,要結合本校特點和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案,提供相應的學習條件。在實施過程中發展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實踐性,使學生提高對身體健康的認識,掌握有關身體健康的知識和科學的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識。
體育與健康課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學生健康為目的課程。其主要目標是: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培養運動興趣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具有人際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因此,體育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的精心設計,教學方式方法上,盡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參與的全體性,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合作性、實踐性和創新性,關注學生的差異性。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在樂中學、在學中樂,感受到體育課堂是一個師生平等的、民主的、和諧的、生動活潑的樂園。
總之,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體育教師要不斷的善于積累經驗和教訓,及時發現和解決課程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學生的興趣和需求,運動興趣的保持和良好習慣養成等方面進行不斷研究與創新,使新課程標準在實施過程中取得實質性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