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木決
摘 要:怎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已受到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關心、重視,而課堂效益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教學目標能否圓滿完成;關系到學生對知識點能否真正掌握;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否有效提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也成為所有奮戰在一線的教師不懈追求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268-01
一、認真研究教材,備好每一節數學課,了解每位學生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只有備好課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首先要從整體出發,系統分析和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的重難點和關鍵。對教材的理解要全面、深刻,領會編者意圖。其次要備好程序,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恰當地選擇教法。要清楚地備好每一環節的問題,使每一個問題環環相扣,并緊扣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的。最后要備好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教會學生必須先了解學生。只有這樣才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生對數學的內在興趣,是學習數學的強大動力。作為教師首先要理解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理解學生就是要以飽滿的熱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來感染學生。當學生取得好成績時,要祝賀、鼓勵他們;當學生遇到困難、受到挫折時,要安慰、支持他們,讓他們感到溫暖。學生在老師的祝賀、鼓勵、安慰、支持下找到自己的長處,發揮自己的潛能,樹立自信,完善自我。其次,要讓每一位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老師必須從實際出發,創設競爭和成功的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努力能回答不同難度的問題,進而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最后,要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體現生活性。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應用于生活實際,既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切實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另外,教師應深入到學生中去,和他們一起經歷知識的獲取過程,與學生共同分享獲取知識的快樂
三、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有了和諧、民主、平等、協商的新型師生關系,才會有濃厚的探討氛圍,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才會成為自愿學習的主人,才能無拘無束、專心地去探究、合作、交流,學生的潛能才能得以發揮,才智才能得以展現。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必須放下架子,擺正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位置;必須走入學生的情感世界;必須以學生為核心,一切為了學生。另外,小學生尚未成年,是非觀念還沒有成熟,出現問題、犯點錯誤在所難免。教師必須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學生。對有問題的學生,教師應該熱情地伸出雙手,敞開溫暖的懷抱去關心、教育他。教師要信任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要關愛學生,對學生傾注全部的熱情。
四、課堂上應注重的問題
1、注重新課導入
新課的導入是課堂教學的起始環節,必須做到一開講便扣人心弦,使學生對新課充滿好奇。首先,導語要簡潔,要做到短小精悍,用最少的語言在最短的時間內激起學生求知的渴望。千萬不能占用過多的時間,因為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有限的。如果導課時間過長,將主次不分,影響教學效率。其次,導課要圍繞主題,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也就是要圍繞本節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針對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來精心設計導語,千萬不能偏離主題,否則會適得其反。最后,導課要有趣,要巧妙、新穎、有懸念,這樣學生才不會感到枯燥、乏味。如在講“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時,我是這樣導課的:同學們看過動畫片《黑貓警長》嗎?學生的興趣立即被調動了起來,都搶著回答。此時我在黑板上畫出一個三角形,三個頂點分別是糧庫、花園、鼠洞。老鼠從糧庫偷了糧食經過花園往鼠洞逃竄,黑貓警長發現后立即從糧庫直奔鼠洞。結果在鼠洞口截獲了老鼠,將老鼠緝拿歸案。為什么黑貓警長能截住老鼠呢?學生們給出了很多答案,究竟誰說的對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這樣的導入能讓學生以新知發現者的愉快心情把興趣轉化為內在動力。
2、注重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好的提問能啟發學生深入思考,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提出新的問題。
首先,課堂提問要難易適中,過于簡單或太難,都會挫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影響學習效果。問題的設置必須使每個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回答。其次,課堂提問必須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如果忽略了這一點,就會抑制學生的思維發揮。最后,課堂提問必須圍繞目標,為教學目標而服務。
3、注重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不但能使學生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促進基本能力的形成,良好思維的發展,而且也考查了學生對本節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首先,課堂練習要有針對性,要圍繞本節教學內容,練習的題型要突出本節重點。其次,課堂練習要有層次性,由易到難、由簡單到綜合。對于學生的差異,也要有不同的練習要求,通過練習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所收獲。最后,練習要有趣味性,也就是課堂練習的多樣化和靈活性。課堂練習多樣化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練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總之,要從生活經驗入手,通過多種形式,創設有意義,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多與學生溝通,多傾聽學生的內心呼喚,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在動手實踐中,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民主教學中,樹立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 鄒麗萍.創設有效教學情境的點滴體會[J],基礎教育參考.2010(01)
[2] 李林勇.談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幾點體會[J],新課程, 2010(06)
[3] 李 麗.小學基本數學能力發展水平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