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焱華
摘 要:高中英語既是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重點科目,同時也是難點科目。教學中,要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關鍵還在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值得廣大高中英語教師深思。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301-01
課堂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發揮,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們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應清楚問題所在,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從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入手,加強課堂與生活的聯系性,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現就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談幾點體會。
一、現階段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進一步深入,我們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了很大的變化,正欣欣向榮。但是,礙于傳統教學觀念的深入人心,雖然新課程改革做了很多的調整和提出了許多的要求,但在實際的教學中,依然存在的許多的不足,很多的教學方針依然沒有落實到位,嚴重的阻礙了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制約了學生的有效學習和發展。其主要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學目標不明確,落實不到位。大部分英語老師上課時有知識、技能目標,而沒有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其他目標, 而且有的老師落實教學目標不到位,經常出現完不成教學目標的現象。其次,課堂組織存在問題。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承擔著多重角色,而在我們的課堂上看到的往往是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教師們都把精力放在如何把知識講精彩,沒有關注教師其他角色的作用,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再次,教學環節不完整,隨意性比較強。有的老師在授課時經常缺少復習、小結等環節,有的老師復習導入的時間又太多,經常講不完課程。最后,在英語課堂上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沉悶式教學。這里的沉悶不僅僅說的是學習的氛圍,也包括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各方面原因的綜合制約,使得我們的教學依然困難重重,有待我們教師一步的加強和完善,以提高教學效率。
二、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分析
1、徹底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課程改革的浩蕩春風,不僅使得我們的課表在變,教材在變,教師的教學思想也在變,教學模式也在變。多年的教學工作讓老師的思想有所禁錮,多年的學習生涯也讓學生的思想有所禁錮。新課程改革的今天,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積極的學習新課程改革指導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積極、徹底地轉變教學觀念,認真對待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改變自己的心情,從 而改變自己的視野,從而改變自己的思想。只要我們從思想上接受了,我們就會全身心地迎接挑戰,開展工作。課程新標準中提出:老師應該站在引導的位置上,將學習的主導權交還給學生。教學中,我們教師應該轉變“課堂中學英語”為“生活中學英語”,變“傳統的灌輸式”為“互動式”,應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情境的設計者、策劃者”,從“學習的管理者”轉變為“學生學習互動的導演者、參與者、創造者”。只有這樣,積極的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新的教學思想和方法,我們的教學效率才會不斷提高,才會更加適合學生學習。
2、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只有在輕松和諧的環境里,思維才能表現得最活躍。反之,在壓抑的思想環境里、在禁錮的課堂教學氣氛中,學生很難產生創造性思維。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如果注意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學習英語成為學生的一種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學生逐漸養成自覺、主動學習英語的習慣。因此,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在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的同時,我們還應積極的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如實結合學生的性格、愛好等各方面特點,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充分挖掘教學中存在的趣味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變苦學為樂學,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要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光講大道理是不夠的,教師還必須使自己的課生動有趣,吸引學生,讓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例如,上課前,讓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鐘英語會話練習,自由演講,或集體唱一首英語歌曲,從而活躍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完成教學前的預熱活動。教學中教師要精講,長則生厭。要變講為提問,學生大量的時間是參與而不是旁觀者,要讓學生學中用、用中學。這樣,通過有效的方式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學生氛圍異常濃厚,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3、聯系生活實際開展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知識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培養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英語語言實踐活動,如果把英語學習時間和學習空間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那是有違語言學習的規律的。英語的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英語課程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練意志、發展思維、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驗、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因此,教學中,我們教師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盡量和生活聯系起來,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打破教材的狹隘框框,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感興趣的故事、實例、新聞等入手,吸收并引進與現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關的具有時代性、地方性的信息資料進行充實、重組和處理教材,提出真實的、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實現生活化的教學,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增強他們的情感體驗,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生機和活力,促進每個學生的進步與發展。此外,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我們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各種活動:①技能競賽活動,如英語演講、英語節目表演等。②板報園地活動,如舉辦英語黑板報、手抄報等。③校園英語廣播。④社會實踐活動。這樣,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連通生活,在有效增強了學生情感體驗的同時,也是其充分明白了學有所用的道理,教學效率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總結: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諸多問題值得我們教師深思。教學中,我們教師應不斷地摸索,不斷地充實、改變自己,使自己逐步適應不斷變革的教育形勢,成為一個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新教師”,推動素質教育與和諧教育的發展,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于月清.海峽兩岸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文件的比較研究.山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3
[2] 李松林.論回歸生活世界的教學論變革.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