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漫紅
摘 要:在地理教學中,巧妙運用激勵機制,通過興趣激勵、言語激勵、體態激勵、競爭激勵、評價激勵等手段,不僅可以打破沉悶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能力和動機,而且適應了現代教學要求、關注了學生興趣、自信心和毅力等非智力方面素質的培育。
關鍵詞:地理教學;激勵機制;非智力方面素質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364-01
長期以來,地理學科一直都被看作是副科而不被人重視。課堂上大多數教師照本宣科,在沉悶的教學氣氛下,學生懨懨欲睡。如何激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在多年教學探索和實踐的基礎上,我深感引進激勵機制組織教學效果顯著。激勵本質是激發人的行為動機,而激勵機制的妙處就在于為學生營造出一種“在激勵中學習,在激勵中成長”的課堂教育環境,不斷強化他們的學習動機,不斷嘗試體驗和挑戰困難,不同程度水平的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礎上不斷提升、品嘗進步與成功的喜悅。
一、興趣激勵
1、“情境”激發興趣
這里說的情境激發興趣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活動把教材的內容激活,引導學生進入角色。如我在課堂教學中利用課前設置情境:以歌曲導入,創設趣味情境;以時事導入,創設社會情境;以史實導入,創設歷史情境;以古詩導入,創設文化情境;課中互動創設情境:利用地圖創設活動情境;利用教室事物創設形象情境;利用角色創設生活情境;利用其他學科知識創設情境;利用練習題來創設情境;課后探究創設情境等。
2、“活動”激發興趣
“活動”激發興趣是教師借助各種教學活動鼓舞學生參與學習。地理學科的許多知識只有在學生活動過后才會影響深刻,產生真知。地理教師要能夠做到在熟知教材了解學情的前提下,靈活運用教學活動形式,開展課堂搶答、分組比賽、學生講課、組織學生參觀氣象站、辦地理小報、地理知識競賽等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3、以“圖”激發興趣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由于地理研究對象的時空界限廣闊而遙遠,單純依賴學生的視野和見聞是難以掌握的,必須借助地球儀、各種地理教學掛圖和地理景觀圖等直觀教具,或者借助錄像、幻燈片等電教手段,把教學內容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方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4、以“情”激發興趣
在教學中投入教師的情感,就是情感教學,情感關系是師生心理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對教學效果有著重大影響。通過長期教學實踐,我親身體會到,學生在友好、和悅、輕松、互助合作的課堂氣氛中學習效果才會好,因此教師要懂得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準確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努力培養師生間的真摯情感,與學生在情感上相互交融、相互激勵,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二、言語激勵
激勵的語言在教學中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鼓勵和表揚是不斷提高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動學生進步的動力。我所任教的班級中有一個班被稱為所謂的“爛班”,課堂上老師也以批評教育為主,雖然老師是想用激將法刺激他們,可這種話聽多了,反而讓他們感覺自己真的一無是處了,我一直思考如何幫助他們,在教學《中國的行政區劃》時,我運用了教學課件,有“聽音識省份”、“拼圖比賽”、“省會猜謎”等游戲,學生完成后,配上鼓勵性的語言“你真棒”“加油哦”等,平時曠課打瞌睡的學生看到這些聲情并茂的課件,也有了強烈的欲望參與,我捕捉到這個契機,鼓勵他們上臺操作,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及時做總結:“原來你們的腦子都很聰明,只要你們肯用功,就一定會學好的”如一屢久違的春光,受表揚的同學找回了自信,學習的熱情被激發了。
三、體態激勵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應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之外,應走下講臺,到學生當中去,充分發揮表情、眼神、手勢的表達功能讓學生領會。在講解的同時,用自己的無聲的語言不時刺激學生的視覺系統。比如,當學生回答正確時,用“OK”的夸贊手勢;回答欠完整時,用親切期待的目光注視他,面帶微笑以示鼓勵;回答錯誤時,輕輕搖頭,并暗示再做嘗試等。多給學生帶來信心和潛在的動力,保護了學生的自尊,進而產生樂于表現的欲望。
四、競爭激勵
絕大部分中學生有好勝心強、愛炫耀的特點,但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成為成績好的學生的舞臺,對于“觀眾學生”我適時的加入各種競賽,給他們提供另外一個舞臺,這樣就極大鼓舞了他們學習地理的熱情,讓剛上初中的他們有了學習的信心。以動手能力等競爭活動增強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在實驗過程中,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激勵方式。
五、評價激勵
新的國家地理課程標準提出了全新的評價理念:“地理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結果,也要關注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行為的變化。”這就要求我們的評價標準要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在地理學習中我會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繪制地圖、小模型制作、制作CAI課件),收集、整理資料能力(手抄報或電腦報、填充圖冊),綜合實踐能力(撰寫小論文、設計問卷調查表、地理演講)等進行評價,力求創設一種“發現閃光點”、“鼓勵自信心”的評價機制,讓學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態,為學生的學習成功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使學生從中得到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實踐證明,在地理教學中引進激勵機制,不僅強化了學生學習地理的學習動機,提升并保持了他們的學習動力,而且有效地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學生越來越喜歡上地理課了,激勵教學法既有效地防止學生兩極分化現象,又提高了地理教學的質量,從而將學生引入地理學習的坦途。
參考文獻:
[1] 褚榮偉.動態生成——讓地理課堂閃爍智慧的火花[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8(7):25-26.
[2] 劉一美,王娟娟.中學地理素養教育探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7,23(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