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娟
摘 要:使高中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學生作文寫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時閱讀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語感。本文主要通用分析閱讀對于高中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探討有效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措施,旨在為我國高中語文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371-01
在新的課改要求下,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教學的重要目的和任務。而閱讀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觀察能力,也是學生獲得知識和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尤其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寫作在高考語文中占有極大的比例,通過閱讀可以為他們的作文寫作提供豐富的知識信息和創作素材,并且對他們今后的多元化的知識學習發揮重要的推助作用。
一、閱讀在高中教學中的重要性
首先,高中生由于高考的壓力,以及語文知識內容難度和深度的提升,容易對寫作形成一種畏懼心理。很多教師在作文教學的時候存在很多教學技能上的缺陷,造成教學雙方都存在著不良的心理因素制約作文教學的展開,使得學生的語文作文能力不能有效提高。其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特別注重學生寫作的技巧和速度,而忽略學生情感表達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只會根據試卷的作文要求機械地進行作文的寫作,而不能真正把握寫作的內容和方向。另一方面,現在家長更加注重學生在考試中取得高分,尤其是高中生,成績直接關系到其能否進入一所考的大學。所以很多家長認為課外閱讀是浪費學生學習的時間。最后,傳統的課堂教學都有時間的限制,教師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很少要求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知識的拓展,所以學生的作文經常出現條例清晰,結構分明,但是文章沒有情感、沒有深度、沒有內涵。
二、有效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措施
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念
環境是學生成長的決定性因素,周圍的環境可以塑造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方向。教師要以身示范,保證自己有著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的閱讀行為進行積極的引導和示范。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寫作及時發現學生在閱讀環節的進步,并給予鼓勵和表揚。家長也是學生成長階段重要的榜樣,所以教師應該和家長經常進行溝通,讓家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閱讀的觀念,不要認為閱讀是浪費學習時間,使家長在高中生的閱讀實踐中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應該經常在學生的作文中選出優秀的作品作為范文,在課堂上進行朗讀,不僅對文章的作者是一種很好的激勵作用,還能對其他學生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對學生主動進行閱讀實踐起著積極的作用。
2、幫助學生選擇和合適的閱讀方法
學生進行閱讀也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如果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能及時抓住文章的重點,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使學生能夠體會到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給學生教授一些閱讀的方法和技巧,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抓住文章的主旨。閱讀的方法有很多種,教師通過觀察學生,與學生進行交流,為學生提供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的建議,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很多文章中表達的情感的意義都是值得學生品味和學習的,例如,我國古典的的詩詞,一定要進行反復的朗讀,達到爛熟于心的程度,在寫作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這些經典的內容。學生通過反復閱讀,可以漸漸地體會到其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對學生的發展其到積極的意義和作用。閱讀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如果只是單純的閱讀,不對其中的內容主旨進行思考,那這樣的閱讀是沒有意義的。在思考的過程中一定要把自己領悟的內容記錄下來,才能在后期不斷的鞭策自己。在閱讀的時候經常會發現精彩絕倫的詞句或者片段,一定要養成將這些精彩的內容記錄下來的習慣。才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的行為,也會發現閱讀中的樂趣。
3、指導學生展開個性化的閱讀
教師可以適當的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但是絕對不能決定學生的閱讀選擇。因為每個學生的性格、興趣和愛好都是不同的,如果教師決定學生閱讀的方向,會直接影響學生整體的發展。尤其高中生有自己成熟的思想觀念,教師的過多干預,會讓學生對閱讀教學產生排斥心理。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資料,當然要在教師引導下,選擇內容積極健康的閱讀內容,學生才能以個人愛好進行自由選擇。只要能開拓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閱讀讀物,教師都應該鼓勵學生去閱讀。但是很多情況下,教師還是間接的干涉了學生自由的選擇。例如,教師把一本自己覺得非常有意義的讀物,讓學生進行閱讀,并且要求寫下觀后感想。這樣,教師并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真正對此讀物感興趣,從而不能真正意義上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要了解高中生已經是一個較為成熟的個體,教師不能在其閱讀學習中進行過分干涉,要把握參與學生閱讀的 “度”。
4、激發高中生閱讀行為和習慣
教師應該適當的利用課堂教學的時間,和學生進行一起進行閱讀的交流。例如,教師可以將一些有趣的閱讀知識分享給學生,然后讓學生關于教師介紹的閱讀資料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或者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把自己從課外閱讀中了解到的信息和其他學生進行分享。現在,多媒體技術已經在教學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教師也已利用多媒體和學生一起分享一些閱讀資料,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行為和習慣。
綜上所述,閱讀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觀察能力,也是學生獲得知識和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理念,指導學生展開個性化的閱讀,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 柴樹梅.關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2(05)
[2] 陳 英.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及對策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