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露
摘要:目的 探討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療急性高血壓腦出血的降壓效果。方法 將我院確診86例急性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43例對照組、43例觀察組,前者給予常規治療,后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療,比較降壓效果和臨床療效。結果 經治療,觀察組降低后收縮壓(19.4±0.9)mmHg、舒張壓(11.5±0.6)mmHg、神經功能缺損評分(8.34±4.25)明顯低于對照組(25.9±0.7)mmHg、(13.1±0.5)mmHg、(14.5±5.34),并且血腫量(8.54±5.97)ml、水腫面積(2.63±3.56)cm2小于對照組(13.23±6.31)ml、(3.81±0.82)cm2,且P<0.05。結論 應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療急性高血壓性腦出血降壓快,療效顯著。
關鍵詞:急性;高血壓腦出血;尼莫地平;療效
當前,高血壓性腦出血已經成為臨床上常見腦出血疾病之一,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加劇,發病率也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高血壓性腦出血主要是因為腦血管破裂而導致血液進入腦實質引起的自發性出血反應。我院應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療急性高血壓腦出血,取得顯著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1.1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年齡均≥18歲,且經腦CT結果證實為急性腦出血;患者發病時間均在6 h內;患者至少有2次收縮壓在150~220 mmHg,2次測量時間間隔超過2 min;均獲得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并簽訂了知情同意書[1]。
1.1.2一般資料 本文資料來源于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女患41例、男患45例,年齡49~78歲,平均年齡為(58.6±3.6)歲,出血量為6~50 ml。出血部位:基底節區36例、丘腦29例、腦葉21例。現采用簡單隨機化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均43例。將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逐一對應比較,結果顯示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腦出血治療,主要包括:靜脈滴注20%甘露醇(成都青山利康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103169)125 ml治療,2~4次/d,若患者血壓>200/110 mmHg時給予其降血壓藥物控制血壓,若患者伴有應激性潰瘍、糖尿病以及發熱等應及時給予對癥治療。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尼莫地平注射液(山東濰坊制藥廠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54517)治療,10 mg/d,以后以1 h<1 mg的滴速緩慢靜脈滴注,維持8~10 h,連續治療14 d后,改為口服尼莫地平片,40 mg/片,3次/d,連續治療4 w[2]。
1.3統計學方法 本文對數據的分析主要借助SPSS 21.0統計軟件來分析,計量資料則用均數標準差(x±s)來表示,數值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來檢驗,最終結果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降壓效果比較分析 在治療前,觀察組收縮壓(28.3±1.2)mmHg、舒張壓(15.4±0.7)mmHg跟對照組收縮壓(27.6±1.3)mmHg、舒張壓(15.5±0.8)mmHg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經不同治療后,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均有降低,但是觀察組降低后收縮壓(19.4±0.9)mmHg、舒張壓(11.5±0.6)mmHg明顯低于對照組(25.9±0.7)mmHg、(13.1±0.5)mmHg,且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血腫量、水腫面積變化情況比較 經治療,兩組患者血腫量、水腫面積跟治療前相比均有減小,但是觀察組減小后的血腫量和水腫面積明顯小于對照組,且P<0.05,見表1。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評分比較分析 觀察組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22.36±6.21)跟對照組(21.94±5.78)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而治療后,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8.34±4.25)明顯低于對照組(14.5±5.34),且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的主要病理生理改變是因為受到血腫對周圍腦組織機械壓迫和繼發性缺血、腦水腫破壞之后進一步釋放出各種因子的損害結果,而其中最重要的病理生理變化為神經細胞內Ca超載,釋放出具有細胞毒性的化學物質。導腦動脈血管出現持續廣泛痙攣,進一步加重了對腦部的損害。
尼莫地平作為一類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具有較好的親脂性,它能夠通過血管屏障,達到一致血管平滑肌細胞中鈣離子內流,進而降低了磷酸二酯酶的活動,提高了細胞中環磷酸腺苷的濃度,促使動脈平滑肌松弛,尼莫地平注射液也能夠有效抑制去甲腎上腺素和5-烴色胺引起的血管收縮。當前,尼莫地平已經被廣泛用于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治療中,療效顯著[3]。大量學者通過將尼莫地平運用于動物實驗中,結果顯示腦出血后會在血腫的附近產生較為廣泛的具備腦血流量下降,進而引起廣泛地腦血管痙攣,引發缺血性損耗。該缺血性損害過程中跟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過程較為相似,由此得出了尼莫地平能夠在控制血壓的情況下實現改善局部腦血流量,進而減少了繼發性腦缺血性水腫,達到降低顱內壓的目的。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收縮壓、舒張壓、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并且觀察組患者血腫量、水腫面積小于對照組,且P<0.05。
綜上所述,對急性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給予尼莫地平注射液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控制患者血壓,療效顯著。
參考文獻:
[1]中華神經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2]陳國芳,劉雷婧,平蕾,等.尼莫地平注射液對急性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血壓及療效的影響[J].現代中醫學結合雜志,2014,23(9):991-992.
[3]楊靜,李世平.尼莫地平注射液對腦出血急性期患者高血壓調控的體會[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13,21(3):224-225.
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