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舒舒 鄔碧波 舒福麗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肺結核患者被誤診為肺炎的原因,從而將診斷水平提高。方法 回顧性分析被誤診為肺炎的28例老年肺結核患者資料。結果 導致老年肺結核被診斷為肺炎的主要原因為合并癥多、表現不典型、未進行痰培養等。結論 老年肺結核被誤診為肺炎的因素較多,對表現不典型但高度疑似肺結核的患者要及時進行痰培養,從而減少誤診。
關鍵詞:老年肺結核;誤診;肺炎;臨床觀察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ause of the elderl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were misdiagnosed as pneumonia,so as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level.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8 cases were misdiagnosed as pneumonia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Results The main causes of senil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diagnosed with pneumonia complications,performance more typical,no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putum culture,etc.Conclusion The factors of senil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misdiagnosed as pneumonia is more,the performance is not typical but highly suspected tuberculosis patients should implement comprehensive sputum culture,so as to reduce misdiagnosis.
Key words:Old tuberculosis;Misdiagnosis;Pneumonia;Clinical observation
老年肺結核疾病是現在結核病流行的普遍特征以及現象。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迅速發展以及人均壽命延長等原因,導致老年肺結核發病機率也迅速增加。并且因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基礎疾病、肺結核疾病表現不明顯等原因,在診療中常出現誤診現象,對患者及時治療以及康復造成嚴重不良影響[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9月~2015年9月被誤診為肺炎的28例老年肺結核患者進行分析。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在62~87歲,平均年齡(72.13±2.11)歲。所有患者均被誤診為肺炎并且接受肺炎治療1個月以上。
1.2診斷方法 ①觀察患者盜汗、發熱、咳痰、咳嗽、體重下降、咯血現象。②患者接受PPD實驗檢查。③患者接受涂片、集菌方式的痰病原菌培養檢查。④接受肺CT檢查。⑤接受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2結果
2.1臨床表現分析 28例患者有21例(75%)表現為盜汗、24例(85.7%)表現為發熱、28例(100%)表現為咳痰、14例(50%)表現為體重下降、17例(60.7%)表現為咯血。
2.2 PPD實驗結果分析 28例患者經PPD實驗后表現為陽性的共有12例(42.9%)。
2.3痰菌培養結果分析 經涂片培養后為陽性的患者為15例(53.6%)、經集菌方式培養為陽性的患者為23例(82.1%)。
2.4影像學檢查結果分析 經肺CT檢查后,病灶位于右肺上葉的患者8例(28.6%)、右肺中葉的患者5例(17.9%)、右肺下葉的患者5例(17.9%)、左肺上葉的患者4例(14.2%)、左肺下葉患者1例(3.5%)、雙肺上葉患者5例(17.9%)。
2.5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結果分析 經檢查發現,肺結核病變部位的支氣管黏膜有不同程度水腫、充血以及分泌物。對出現病變的部位實施刷片檢查后,結核菌陽性患者21例(75%),所有患者經活檢后均為結核結節。
3討論
老年肺結核和其他年齡段肺結核比較,老年肺結核在診治中存在癥狀不典型現象,尤其是使用影像學檢查的過程中因患者中下肺視野的臨床表現與肺部炎性滲出疾病極為相似,從而出現誤診現象[2]。
本研究中28例老年肺結核患者均被誤診為肺炎。綜合研究后我們認為導致老年肺結核疾病誤診為肺炎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內容:①臨床醫師對老年性肺結核疾病缺少足夠認知,對"老年"這一領域的肺結核疾病了解較少并且大多數依靠臨床癥狀、影像檢查等確診[3]。但是因老年肺結核疾病主要累及肺下葉部位,并且部分患者合并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導致肺部病灶部位表現為混合性病變、多樣性病變等,最終出現誤診現象。②在診治過程中沒有對患者實施全面的痰結核細菌培養,并且僅使用PPD實驗檢查也是導致患者誤診為肺炎的重要原因。臨床檢測中如果僅憑借一次痰培養就把肺結核疾病排除,就會把誤診現象及誤診率增加。并且因老年免疫功能會逐漸減退,有報道指出15%左右的老年肺結核疾病患者經PPD檢查會呈現出假陰性,因此在診斷中僅依靠PPD檢查會出現漏診及誤診現象[4]。③因老年肺結核疾病與肺炎表現有一定相似處并且具有臨床表現不典型的特點,從而被誤診為肺炎。此外,因老年患者有眾多合并癥,導致臨床醫生在診治中把重點以及注意力都放置在了診斷原發病中,從而忽視肺結核疾病。④基層醫院或者綜合性醫院對老年肺結核疾病缺少足夠重視與認識,并且因患者診治時間短、就診不規律等原因,沒有及時或按要求對患者進行細菌學、影像學以及PPD等檢查,導致對檢查結果缺少嚴謹判斷與分析,僅片面考慮患者的某一癥狀,從而出現誤診現象。⑤部分老年肺結核患者對該病沒有足夠的認知或者因經濟原因對該病抱有消極情緒,導致在診斷過程中出現誤診現象。
在臨床診斷中要做好下述措施從而把誤診率降低:首先,臨床診斷醫師要加強對老年肺結核疾病的了解與認知,對長期存在呼吸道疾病表現的患者加強詢問與影像檢查,對高度疑似肺結核的患者可反復進行肺部CT檢查[5]。其次,需充分結合患者病史、既往診治情況、以及痰結核菌素試驗等,全面分析后進行診斷。再次,在診斷前要根據患者情況做好相應的心理輔導,保證患者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最后,對疑似老年肺結核患者可反復進行痰結核菌檢查、動態分析肺部CT檢查,從而把誤診率以及漏診率全面降低。
參考文獻:
[1]李遠濤.肺炎影像學誤診肺結核22例臨床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中旬刊),2011,02(4):253-253.
[2]劉昕,武文清.吸收延遲肺炎誤診肺結核16例分析及誤診原因探討[J].中國防癆雜志,2010,32(9):573-575.
[3]王金屏.72例肺結核誤診患者的CT診斷分析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9):88-89.
[4]張海燕,李鋒.肺結核不典型CT表現及誤診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36):98-99,102.
[5]劉建民,關玲,侯紅革,等.肺結核合并肺癌的臨床特點及誤診原因分析[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2,25(5):452-453.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