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萬碧
【內容摘要】本文簡要概括了任務型教學的含義及特點,舉具體實例探討了任務型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中具體應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 任務型教學 實踐
新課程改革后,任務型教學模式被逐漸應用到初中英語教學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情感與策略進行調整,能夠幫助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更好的完成新課標初中英語教學的目標。
一、任務型教學法的含義及特點
任務型教學法值得是將教學內容看成是一個任務模式,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完成指定的任務,達成教學目標。任務型的教學特點是任務化、創造性。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設置合理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學習、團隊合作、討論等方式完成任務。在此過程中,任務的完成要求學生必須有求知與積極探索問題的欲望,以期摸索出任務實現途徑,使學生在探索過程中能夠進行反思與頓悟。因此任務型教學對學生知識認識發展有積極作用,同時也促進學生團隊意識與合作意識成長,使學生學習主動性不斷提升。
二、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實施策略
1.任務設計可操作性強
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實現,必須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給予學生足夠的實踐進行觀察、思考、討論,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學習與探索,逐步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任務設置上,教師也一定要花較長的實踐去策劃課程任務,在充分理解課程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設置操作性較強的教學任務,幫助學生進行及探索與思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能夠體驗知識能力成長的喜悅心情。比如,在《Go for it》七年級上冊Unit 10一節的學習上,任務話題設置為討論個人具備不同的能力。因此在任務具體實施上,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4~5個小組,小組成員分別扮演招聘人員與應聘人員,應聘人員闡述自己具備的能力,這樣就能輕松地完成本單元關于語言運用的目標:Can you sing or dance? Can you speak English? Are you good with kids? I can sing and dance. I can play the piano.通過學生輪流提問與回答,學生能夠更好的完成相應課程內容學習。
2.任務設置上應具有區分性
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設置任務時也應有難有易,這樣就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認知差異。所以教師在進行任務設置時,應設置基礎類任務與提升類任務,難度由淺入深,形式繁多。比如在《Go for it》七年級上冊Unit5關于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的球類運動學習上,教師就可以設置一些簡單的任務,比如依據自己的喜好填寫相應球類運動俱樂部的會員卡,而更深層次的問題是采取模擬對話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兩兩練習,一方扮演俱樂部內部人員,一方扮演入會人員,問題主要包括:What's your name? What's your first name? What's your last name? Do you like soccer or basketball? Which class are you in? What sports do you like?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采取任務分層的方式,能夠讓班級中各能力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一定的知識積累。
3.明確任務設置的目的
教師在進行任務設置時,應明確任務型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提高英語知識水平、提高英語語言運用能力與英語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因此,任務的設置一定要有非常強烈的指向性。同樣在《Go for it》八年級上冊1單元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的學習中,學習的重點是詢問學生在課余時間是否能夠合理安排時間進行鍛煉,因此在進行任務設置時可以在每周課余活動或者體育活動結束后安排學生進行調查,學生之間進行互相提問,提問的內容可以為: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How often do you do homework? How often do you watch TV?學生互相之間采取提問的方式,就能夠對本次課程的學習獲得更加充足的認識,總結出課余安排的不足,通過向其他學生進行提問,總結其中具有參考與借鑒意義的課余時間布局形式,使學生的課余生活變得更加充實,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4.將現實情境融入到任務教學中
一味地以課程內容作為任務設置很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中,在任務中加入生活化的情境,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因為英語課程原本就來源于真實生活,將英語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符合學生的求知特征,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比如,在《Go for it》七年級下冊Unit 12中關于不能在教室內吃東西的問題學習中,任務的設置可以要求學生聯系實際來討論學校或者班級已經建立的規章制度,在討論過程中,要求學生列舉出現實生活中各種不文明或者不規范的事件,評價這類事件的不良影響,并讓學生提出相應的約束性規章制度,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就可以借助本單元的情態動詞can進行設置。采用這種以現實規章制度構建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理論教育,讓學生在參與的同時,既能掌握相應課程的基本內容,又能夠使學生更加自覺遵守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一舉兩得。
結語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任務型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具體設計上,教師應保證任務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并對任務進行分層,采取由易到難的方式,融入現實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實現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郭慧英. 初中英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探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4(25):83-84.
[2] 周慧麗. 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途徑探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3(31):241-242.
(作者單位:重慶市萬州區趕場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