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英
摘 要:中小學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應當積極貫徹《吉林省中小學實驗室及功能教室管理規范》,做到對實驗室及各功能教室儀器設備規范使用及科學利用。本文作者結合實踐體會,圍繞“中小學基礎教育實驗室及功能教室的合理建設和利用”話題進行了細致的研究。
關鍵詞:中小學;實驗室;功能室;建設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8C-0087-01
中小學實驗室及功能教室的設置目的在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動義務教育均衡性發展,鑒于此,提高中小學實驗室及功能教師的實效性就成為擺在基層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決的一道教學難題。筆者僅結合工作實踐體會,就中小學基礎教育實驗室及功能教室的建設和使用展開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一、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是提高實驗室及功能教室實效性的前提
任何活動離不開規章制度,因為正是規章制度為其提供了保障。因此,要想提高實驗室及功能教室實效性,制定與之相關的規章制度是有效前提。
對此,筆者認為:中小學學校管理層應當從各方面綜合考慮制定較為規范的規章制度。首先,應當對實驗室及功能教室相關設備涉及到的管理經費進行合理規劃,并將其以規章制度的形式充分體現。如,既要包括新設備、新儀器的購買、添設支付預算經費,又要包括儀器損耗、維修所需經費,這樣才能保證中小學實驗室及各功能教室相關設備及儀器的及時更新。
除此之外,還應當明確對教師的獎勵或懲罰,對教師合理使用實驗室及各功能教室進行嚴格監督。如,可以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將一些理論知識扎實、實踐運用經驗豐富的教師及時補充、提拔到實驗室、功能教室的管理隊伍,這樣可以從制度上保障基礎教育實驗室、功能教室使用隊伍的專業化。此外,還可以從規章制度層面將對實驗室、功能教室的使用情況同一線任課教師的工作考核及績效工資進行有效掛鉤,并將能對實驗室、功能教室進行恰當、靈活運用的教師隊伍給予適當的物質、精神獎勵,調動廣大教師合理利用實驗室、功能教室的積極性。
二、科學運用是提高實驗室及功能教室實效性的重要途徑
(一)對實驗室的合理利用
現代素質教育理念提倡發展中小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在此背景下,學科實驗教學得到了推廣。實驗室為學科實驗教學提供了空間,是發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促進其學習修養及綜合素質顯著提升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實現對實驗室的規范使用顯得格外有必要。
對此,筆者認為,各學科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應當以新課標理念及課標為依據,參考所教學生的主、客觀實際情況,在展開實驗教學活動之前制定實驗教學計劃、明確每一實驗需要的課時,這樣一來便能在實驗教學活動中做到有據可依,確保實驗教學更有針對性。
除此之外,中小學教師在組織實驗教學時,還可以帶領學生對實驗器具進行創新使用,如盡量發揮一物多用的良好效果,再如利用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物品自制實驗器具……這樣既可以豐富學生的創新思維,還能促使他們實現對實驗器具、實驗過程、實驗結論等實現更為深刻且直觀的認知與理解,而這些對他們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發展都將起到推動作用,有利于將實驗室優化學科教學、促進學生學習綜合素養發展的良好作用進行最大程度發揮。
(二)對功能教室的合理利用
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習慣于以死板的方式將學科知識點一股腦兒直接灌輸給學生,這種落后教學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還很容易帶給學生強烈的學習疲勞感,致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大大下降。
這一教學的不利處境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有著明顯的好轉。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范圍日漸寬廣,并逐漸滲透到了教育行業,為學校教育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此背景下,功能教室應運而生。
那么,如何才能對功能教室進行科學、合理地利用呢?首先,各學科教師應當結合所教具體內容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對功能教室的使用,有必要的話一定要利用功能教室展開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沒有必要的話則可不利用功能教室,避免不使用功能教室或者濫用功能教室兩種情況的出現。其次,學校應當加強對一線教師利用功能教室現代信息技術的培訓,確保每一位基層教師都能熟練掌握功能教室中的現代信息技術設備。最后,從學校到教師再到學生,每個人都應努力做到對功能教室設備的愛護、維護。如,可以建立以教師、學生為主體的輪流值日制度,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對功能教室設備進行嚴格的管理與監督,待到放假時,可以組織學校安保人員加強對學校功能教室等的巡防工作,以免遭到人為的損壞。
總而言之,中小學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應當積極貫徹《吉林省中小學實驗室及功能教室管理規范》,并認真做到對實驗室及各功能教室相關儀器設備的規范使用及科學利用,這樣一來,才能發揮實驗室及功能教室的應有作用,確保學科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優化學科課堂教學質量、推動學校素質教育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何霞.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標準化建設管窺[J].山西教育,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