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振宇 陳常鵬
[摘要]回顧我國森林采運技術的發展歷程,可以知曉森林采運技術是實現森林持續經營、持續利用、持續發展的基礎。在我國政府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今天,有必要明晰木材采運技術要點,正確運用木材采運技術。基于此點,本文將從分析林業可持續發展與木材采運技術的關系展開,探討木材的采運技術要點。
[關鍵詞]林業 可持續發展 木材 采運技術 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S7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2-0104-01
在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不斷深化的情況下,我國林業的定位也發生了巨大改變,其背負著生態優化和經濟發展的雙重使命。積極推動林業可持續發展是非常必要的。但從森林發展情況來看,木材采運存在一些缺陷。在露天、分散、大面積的森林中進行木材采運,機械及工具的運用并沒有考慮樹木的形態、樹木的成長情況、樹木的量等方面,這使得木材損傷及匱乏嚴重,不利于林業可持續發展。對此,應當明確從林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木材采運技術,明確技術要點,正確運用技術,合理采運,才能真正意義上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1.林業可持續發展與木材采運技術的關系
生態采運技術是森林經營可持續的保證,森林持續利用、森林經營的可持續以及森林可持續發展是存在差異的。所謂森林采運技術,其實是指借助研究、應用保證森林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完善森林生態系統結構的采運技術。森林采運技術的正確,支撐著森林經營、利用可持續發展。因為森林采運技術是以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共同可持續發展為基本點,根據森林生態系統結構及樹木生長形態,合理的、科學的進行采運,實現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的可持續發展。但在森林環境惡劣、森林資源日益匱乏的今天,很多人錯誤的認為森林采運技術的應用將會使生態問題日益惡化。傳統意義的森林采運技術的確有伐木之意,但隨著生態采運理論的不斷深化,森林采運技術發生了質的改變:其是以和諧生態、和諧社會為基礎的合理采運。我國東部地區,林地多置于丘陵地帶,并且基礎設施缺乏;中東部自然條件不佳,且林業生產周期長,均不利于林業可持續發展。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來合理運用森林采運技術,可以優化森林管理、森林生產、森林經營,有利于促進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所以,林業可持續發展與森林采運技術息息相關。
2.基于林業可持續發展視角分析木材采運技術要點
2.1木材生產作業特點和木材生產工藝
結合我國森工企業木材生產實際情況,可以確定木材生產作業特點表現為:
其一,資源開發性強。木材生產作業以木材資源為基礎,結合生態森林系統結構情況來合理的進行木材生產作業,是對木材資源的開發利用,這就使得木材資源的使用價值被提升。所以,木材生產作業具有資源開發性強的特點。
其二,轉移性強。因為林場作業基本設置在偏遠、分散、面積大的地區,可以有足夠的空間來進行木材生產,但生產加工后的木材需要運輸、轉移,對木材進行細加工處理。
其三,自然條件限制強。設置在與森林相近位置的林場,露天進行木材生產作業的過程很易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導致林木生產不佳。
將木材生產成產品形態,其需要經過生產工藝加工才能實現。因為木材產品形態有原條、伐倒木、原木、削片四種形態,針對不同形態的木材產品所選取的生產工藝不同。就以伐倒木形態的木材產品來說,采用的生產工藝是:打掉枝丫一機械切削——伐倒木;原木形態的木材產品所采用的生產工藝為:打掉枝丫-機械切削-造材加工-原木形態。總之,木材產品生產工序中采伐、打枝以及造材等工藝環節是不可或缺的。還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實時運用選材、運材、裝車、歸楞等工序,科學、合理的加工木材產品,提高木材產品的使用價值。
2.2木材采運技術要點
基于林業可持續發展的視角來分析木材采運技術,可以確定采伐方式、集運材方式、貯木場管理等均是正確、合理運用木材采運技術需要注意的要點。
2.2.1采伐方式
通常情況下,采伐方式是局部干預森林、采伐森林的一種表現形式。合理運用采伐方式,可以促進森林健康、持續發展,反之則會造成森林系統破壞。目前所運用的采伐方式主要有問伐、漸伐、皆伐、擇伐、水域管理伐等方式為主,不同采伐方式針對采伐強度、采伐技巧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要想正確運用采伐方式,就要根據森林資源、市場銷售需求、樹齡、樹種等相關方面的實際情況,正確且合理選用采伐方式,才能提高采運技術的應用效果。
2.2.2集運材方式
集運作業的不科學運用,同樣會造成嚴重的森林生態系統破壞,如地表植被破損、土壤結構破壞、林地留木損傷等等。為了盡可能的避免集運材方式造成森林生態系統破壞,一定要科學、合理的選用集運材方式。也就是根據作業對象、作業地點、作業環境、生產要素等,合理選用拖拉機集運材或索道+拖拉機集運材或塑料滑道+拖拉機集運材方式。畜力集采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集運材方式,其具有多種優點,如成本低、效率高、作業方便、保護環境、作業范圍廣等。但同時此種集運材方式的應用也很大要求,最好在坡度為15°以下順坡集材,并保證集材距離在300m內,如此可以使畜力集材充分發揮作用。
2.2.3貯木場管理
因為木材貯木場是連接伐區林地作業以及木材產品生產加工的紐帶。為了保證木材質量,應當將科學技術運用到貯木場管理中,實現自動化管理,及時發現問題并且有針對性的解決,提高貯木場貯存木材的安全性。
結束語
在近些年我國大力深化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情況下,推動林業可持續發展是非常必要的,其有利于促進我國生態化建設。而要想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就應當強化木材采運技術,即優化采伐方式、集運材方式、貯木場管理等。正確、合理、有效的運用木材采運技術,促使森林經營、森林使用、森林發展可持續進行。所以,基于林業可持續發展視角來確定木材采運技術要點,正確運用木材采運技術是非常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