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錦 吳玲峰
【摘要】市政道路設計在城市規劃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要仔細分析城市的實際交通量,站在規劃與設計的相關角度,總結經驗并改進不足, 將設計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并對城市規劃以及道路設計的要點進行準確掌握,使城市命脈更加通暢,更加精美,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市政道路設計現狀與改進措施方案。
【關鍵詞】市政道路設計;現狀;改進措施
1、市政道路設計的傳統理念
在傳統的設計理念中,“以車為本”長期以來一直是道路交通設計的出發點。設計師們更多考慮的是如何使車輛能夠快速地通過,減少行人對行駛車輛的干擾,導致了城市建設時不考慮地形特點,千篇一律的方格網式的道路網絡,導致了單調的道路斷面,冷漠的交通環境,剝奪了行人與車輛公平的道路使用權。
2、城市市政道路的設計原則
2.1 城市市政道路設計應該集中體現城市的特色
城市特色是城市市政道路設計工作的重點,當前,人們要求城市必須進行個性化、文化和整體性建設,因此,在城市市政道路設計工作中要要充分尊重城市的自然景觀和歷史嚴格,在突出城市特點的基礎上,塑造出具有差異性、個性和和諧性的城市形象。
2.2 城市市政道路設計應該關注功能性
城市市政道路設計工作要將生活性、交通性、美觀和功能性集中展現, 特別對于城市市政道路的功能要有切實的表達,實現城市市政道路與城市發展,城市市政道路與市民生活高度地協調和統一。
3、市政道路設計要求
3.1 順暢、安全
安全問題是國內任一行業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在城市道路設計中應不斷提高安全意識,城市道路設計應具有客觀合理性,交通安全得到有效控制,社會才能和諧。此外,道路及交通管理水平可通過行駛在道路中上的車輛速度得到客觀反映,為保證道路上的行駛車輛安全順暢,還要對交叉道口交通科學管理,明確道路性質并采取立體交叉方式進行合理布置。
3.2 經濟性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觀,城市道路建設不只是保證施工質量,還要在相同條件下使工程施工造價盡量降低, 進而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在道路設計過程中,要認真參考交通流量及性質等不同特點,對城市道路現狀及公共設施布局進行綜合考慮,結合地形實際情況對線路與斷面型式進行合理選取,在保證較高車速的同時還要確保具有較大交通量的主干路通行順暢。
4、市政道路設計現狀分析
4.1 對道路功能沒有進行充足分析
目前,我國在對市政道路進行規劃與設計的時候沒有對道路功能進行仔細分析,另外,缺少對道路交通流的分析。一般情況下,只是套用簡單的固定模式,在道路建設中使橫斷面在形式與使用功能方面不能有效匹配。所以,在對市政道路進行設計時,要對道路做好整體的全面的分析, 對其交通組織以及功能還有機動車具體的交通特點與周圍用地特性與服務對象等方面進行細致分析,并做好合理規劃。
4.2 對于交叉口,設計具有較大的隨意性,設計不科學不合理
交叉口,在城市道路上是不同交通進行匯合以及轉換和通過的地方,同時也是對交通進行管理和組織的控制點。因為受到機動車以及行人還有非機動車等的相互干擾與交通信號的影響,在交叉口處的車速比較低,通行能力也比較小,發生交通事故的幾率比較高。在對交叉口進行設計時, 主要的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待行車道數量太少,設施并不完善, 渠化也不合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不能和路段的具體通行能力匹配。②排水不通暢,下雨天,比較突出的就是積水問題。
4.3 交通安全問題
在對道路工程進行設計時,必須要對交通進行分析。需要進行考慮的主要有:①車流量;②流向;③車速;④車輛情況;⑤周圍路網。交通分析工作在設計前期就要完成。在做好調查以及分析之后,結合道路的等級對項目進行統籌,使道路設計能滿足實際通車之后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5、市政道路設計現存問題的解決措施
5.1 強化道路設計的系統性理念
為了使道路設計成品同城市全局性道路布局進行良好的匹配,應對道路工程所在地區的整體環境情況加以關注,由系統論的觀點得出:系統的整體性功能通常大于系統內部各分項系統功能的單純累加。因而,道路設計工作人員應將系統論的觀點在道路設計工作中加以充分應用。應研究目標設計道路在城市全局性建設中發揮何種功能,堅決抵制原有設計方案中——有空地就做綠地、將關注的重點單純的禁錮于本工程項目當中的方式。應將目標道路設計同所在地區的整體性布局加以關聯, 采取系統性設計方法。
5.2 注重橫斷面設計
注重橫斷面設計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和路緣帶等均是市政道路橫斷面的重要構成要素,將上述要素加以科學性配置對于道路橫斷設計具有十分顯著的意義。科學的橫斷面設計需要將下述問題加以考量: ①將最大允許通過量、最大允許行車速度納入設計標準范圍,在堅持“最大程度合理使用土地”的原則下,確定科學的單排車道寬度;②針對道路當前的和潛在的通行狀況加以剖析后,應將原車道數量加以修改;③將各種道路數量、道路寬度以及配到設施的比例加以合理化確定,使其達到最優;④提升關于環保、交通安全的關注,針對隔離帶以及綠化區的結構、布局等加以調整。
5.3 充分融合生態設計理念
應對目標設計所在地區及周邊的相關環境加以深入了解,做到設計關聯元素的彼此協調。充分尊重自然,堅持減少或者杜絕損害生態環境的設計理念。道路及輔助設施的布局形式應充分考慮關聯環境的實際,盡最大可能維護生態環境。同時利用景觀設計使現有生態環境呈現出多樣性, 拓寬社會群眾的視野范圍,形成地區之間的綠色關聯網線。
總之,市政道路具體的設計質量直接對人們的出行和交通運輸造成直接的影響。所以,要對市政道路設計給以足夠的重視,并對城市道路建設以及發展進行精心規劃,推動城市建設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宇龍.淺析市政道路設計現狀及改進設計對策[J]. 民營科技,2013,10:229-230.
[2]全葉玲.市政道路設計要點探究[J]. 江西建材,2014,1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