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奎
摘 要:在新課改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學擺脫了傳統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采用了創新教學,運用情境教學是創新教學的一種。在數學情境教學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對知識產生直觀的印象,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在運用情境教學時,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情境設計,使情境模式充分發揮對數學教學的促進作用,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關鍵詞:情境教學;學習興趣;創新思維;高效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7D-0053-01
一、創設多媒體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廣泛運用,對教學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產生主動學習的欲望,教師可以選擇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直觀的情境中對數學知識進行分析,加快理解知識的速度。在多媒體設計的教學情境中,豐富的課堂教學內容和優美直觀的圖片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對所學內容產生好奇,進入探究。在設計多媒體教學課件時,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同時要注重多媒體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學習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提高數學綜合能力。例如,在教學《垂直與平行》時,在讓學生掌握了垂直和平行的概念后,教師要運用多媒體進行展示,讓他們從多媒體給出的圖片中找出垂直和平行的線。通過在多媒體構建的直觀情境下運用剛學到的知識,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強化學習效果,讓他們掌握垂直與平行知識,提高了數學學習能力。
二、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教師要善于運用生活中的素材,給學生創設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和已有的數學經驗進行探究,使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不斷發展。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讓學生能體驗到數學知識對生活的作用,引導他們用數學的眼光分析生活中的問題,使他們能把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轉化成抽象的數學公式,通過數學知識進行解決。在把生活和教材內容建立聯系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探究教材,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趣味因素,使教學情境的創設符合學生的興趣,能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時,教師讓學生從生活中選擇三角形的物體,并測量三角形物體的邊長,然后運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進行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學到的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基礎上,完成了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計算出了他們測量的三角形物體的面積。通過把生活和數學教學相結合,能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讓他們體驗到了在學習中獲得的成就感,對數學知識產生了強烈的學習欲望。
三、創設合作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合作情境的創設過程中,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把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使他們在探究過程中通過相互討論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小組合作高效完成探究任務。在小組學習中,學生能減輕學習的壓力,積極參與到討論中。在合作探究環節,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使成績較好的學生幫助成績較差的學生,讓他們在互相幫助下不斷進步,實現高效的合作學習。例如,在教學“湊十法”后,教師給學生創設了合作情境,給小組學生布置了探究任務:探究“6+5=?”。在探究過程中,小組成員對“湊十法”進行了討論,掌握了這種數學方法的本質,然后進行題目的分析,先得到“6+4=10”,然后得到“10+1=11”。解決題目后,教師引導小組成員討論運用“湊十法”解決問題的步驟以及要注意的方面。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習中大膽探究、積極思考,使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獲得了發展。在合作情境中,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探究時間,使他們充分發表自己對學習內容的觀點,合作交流使課堂教學高效進行。
四、創設操作情境,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小學數學教材包括一些抽象的知識,要讓學生有效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操作情境,讓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深刻理解知識,學會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在操作情境的創設中,教師要把教材內容作為設計的重要依據,使學生在操作中運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進行分析和思考,順利完成操作任務。教師在學生操作過程中,要及時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遇到的問題提出啟發性的建議,讓學生通過認真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他們操作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學《方向與位置》時,先讓學生收集各種公園的地圖、風景區的地圖,教師在課堂上選擇一些地圖和學生共同研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選擇一個公園,動手繪制簡單的地圖。在這一操作活動中,學生通過已有的經驗操作,通過操作得到新的學習經驗,學生體驗到的是從已知到未知的過程,這一過程也是新知識形成的過程。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操作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充分發揮學習主動性,促進他們創新思維和學習能力的共同發展。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讓他們結合情境進行思考和探究,有利于發展數學思維,提高探究能力。在設計情境時,教師既要把情境和教材內容相結合,又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情境中對學習內容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動進行學習,逐步提高數學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賴寶珊.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情景的創設[J].考試周刊,2010,(33).
[2]柳桃珠.小學數學利用生活情景教學策略淺議[J].吉林教育,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