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教學實際總結出了在高三化學一輪復習中應立足教材,研究考試說明,將考試說明與高考試題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提升化學復習效果,使學生為高考做好準備,并發揮出最佳水平,提高考試成績。
關鍵詞:考試說明;化學試題;復習
高考試題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四川化學高考試題非常注重教材資源和社會資源的整合,突出教材所蘊含的化學思想方法,有效推進素質教育。由此,我們在一輪復習中要注重以下幾個問題:
一、立足教材,研究考試說明,把握教學方向,構建知識體系
深入細致研究考試說明和教材至關重要。要整合必修、選修的相關內容,創設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由內而外地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提高教學實效。尤其要高度重視新教材中新增的內容,在高考中大約所占的分值。
一輪復習中,教師必須重拾教材、領悟教材,爛熟于心。包括教材的圖表、各欄目信息,尤其是教材課后習題,提取重要的教學要求與教學信息,及時發現自己教學中的遺漏并加以彌補。結合考試說明,必須要心中有數,要注重知識的全面性、精確性、聯系性和應用性。對教材中的關鍵性知識要反復閱讀,深刻理解,以點帶面形成知識網絡,能準確理解、使用、描述化學知識。
二、重視實驗,倡導探究,培養能力
1.注重對定性和定量實驗的綜合考查
2.注重以化學工藝流程為載體,綜合考查學生的化學實驗推理和應用能力
將化學工業生產與化學實驗有機結合,試題的綜合性較強,全面考查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這類試題將成為新課改方案下高考化學實驗的熱點題型。
3.注重化學學科思想的體現和學科方法的運用,綜合考查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注重對實驗方案的設計和評價的考查)
可將選修三中的結構知識應用于解釋、解答物質性質,將物質性質與制取、用途、存在、保存、運輸等關系聯系起來,運用“個別與一般,共性與個性”等哲學觀點以及分類思想與類比、類推、對比等方法來分析問題。利用具有代表性的實驗,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親歷化學實驗探究過程,在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基礎知識,掌握評價實驗方案的常見角度和方法。
三、規范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效率
1.課堂中務必做到“十個有”
有教材閱讀、有過手載體、有問題引導、有對話溝通、有交流表達、有活動訓練、有剖析演繹、有方法提煉、有提醒警示、有梳理歸納。
2.強化解題訓練,提高解題能力,培養應考實戰能力
(1)加強題型訓練。根據章節內容和要求,結合高考真題,透徹理解知識點,掌握原理,靈活應用,注重解題思路,舉一反三。
(2)章節復習中適當穿插綜合模擬訓練。重視周練,定時間,定內容,定難度。周練由備課組老師輪流命題,按高考考試范圍和難度命題,不同的老師選題的角度、難易、側重點各有千秋。周練要求及時批改,及時講解,查漏補缺。
(3)把規范訓練落實到復習的每一個環節中,培養學科素養。特別注意化學用語規范、語言表達規范、計算題解答規范、實驗操作規范。注重答題規范訓練,避免基礎失分。規范語言,訓練思維,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
(4)注重做題的質量,提高解題速度。多做題能鞏固提高,熟能生巧。對典型習題例題要多下工夫,舉一反三,領會審題方法、答題格式,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長期堅持限時訓練,是提高解題能力的重要方法。
(5)落實反思,嚴格糾錯。每次考試后,都要求學生及時反思,認真分析錯題,找出根源并作記載,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梳理,不斷消除化學復習中的疑點、盲點,從而提高解題的正確率。常用的糾錯方式有:一是在試卷上把錯題做好標記,在旁邊寫上評析;二是在錯題本上,將自己感觸最深的解題錯誤摘錄下來,并追根溯源以防再錯;三是把糾錯還原到課本上,在課本相應知識點處,用不同字符標出糾錯題目位置、出處、錯因等。對“高頻錯題”還應有意識地強化訓練。
(6)應考策略指導。解題需要的一是知識,二是心態,三是策略。故還應對學生開展應考策略教育,面對一套題,應該有穩定的心態,先易后難,克服慌亂急躁、緊張焦慮和丟三落四的情緒,注意考慮周到、表述準確、書寫規范;解題時既要注重一次性成功,又要重視復查環節,還要敢于放棄。在平時的模擬訓練中,對答題速度、答題規范要從嚴要求。只有關注了時間,才有緊迫感和速度,才有機智和效率。
一輪復習過程中,一定要明確要求,把握方向,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關鍵,引導學生努力達到知識結構上的自我完善、能力層次上的自我提高、意志毅力上的自我磨煉、科學素養上的自我升華,才能取得滿意的結果。
參考文獻:
[1]趙欣欣.高考化學實驗試題分析與復習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2]李連友.高考化學實驗試題的分析及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啟示[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周林慧,女,1982年3月14日出生,四川瀘州人,本科。中學一級,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