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海 郝小春
摘 要:煤炭礦建企業生存與發展壓力巨大,如何認清形勢,分析研判發展機遇,本文進行了研究與思考,提出轉型升級、強基固本、搶市場、保安全、促生產、降成本等重點工作思路與措施。
關鍵詞:礦建企業;轉型發展;思路措施
當前,國內煤炭行業進入需求衰減期、過剩產能和庫存消化期、環境制約強化期、結構調整攻堅期,“四期”交錯,形勢極為嚴峻。一是煤炭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連續下降。二是煤價持續走低。三是規模以上煤企效益嚴重縮水,諸多因素帶來煤礦關停并轉問題。煤炭行業經營狀況持續惡化,虧損面不斷擴大,停工率不斷上升,導致煤炭基建市場進入全面加速下行期。
從煤炭礦建企業內部看,各種困難和矛盾更加突出。一是市場開發難度更大。二是項目獲利空間更小。三是現金流高度緊張,經營運轉更難。四是安全生產壓力空前。五是部分干部職工對當前嚴峻形勢依然認識不足,壓力沒能層層傳遞。六是冗員過多,效率低下,而關鍵崗位、核心隊伍骨干人員又遠不能滿足施工生產和經營管理需要。等等這些,都將嚴重制約礦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當然,看到困難的同時,也要看到希望和機遇。從國家層面看,無論是產業升級、技術創新,還是基礎設施完善,都需要持續投資,國家還不能放棄投資拉動經濟的作用。從煤炭行業看,未來較長一個時期,煤炭在國家一次性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中仍將占據主導地位,煤炭礦建業務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間。從行業外看,未來幾年清潔能源項目建設和其他礦產品消耗量將逐步增加,非煤礦山和其他類型的地下工程仍有一定的投資。所以礦建企業要堅定信心,搶抓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做優做精做強,努力推動持續健康發展。
一、致力于轉型升級,拓展企業可持續發展空間
應對當前困難最有效的措施,可用“16個字”概括。即“正視困難、堅定信心、轉型升級、自強不息”。一要推進業務轉型,由工程承包商向項目服務商轉型,由優秀承包商向卓越服務商轉型,以從事各類礦山礦、土、安三類工程建設和各類地下工程建設為主業,把產業鏈向上下游全線延伸、全面滲透,努力開創持續健康發展新局面。二要推進管理升級,打造持續健康發展新引擎。優化施工結構,努力實現由單一市場化向多元市場化升級,逐步擴大非煤、地鐵、海外業務等市場份額;優化管理模式,努力實現由勞動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升級、由勞務型向管理型升級;優化經營模式,努力實現由單純工程承包向項目總承包和投融資運作經營升級。
二、致力于強基固本,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要牢牢把握國家發展導向,確立自身轉型發展理念和目標,精心編制滾動發展規劃。二要全面加強制度文化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依法治企,修訂完善管理制度,著力構建持續發展保障。三要扎實推進職工隊伍建設,持續增強穩健發展能力。推進勞動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壓縮非生產性人員,優化結構,提高效率。四是要切實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完善干部考核體系,健全激勵約束機制,推進各級管理人員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
三、凝心聚力搶市場,堅實奠定持續發展基礎
增強危機意識,進一步統一思想,主動出擊,多措并舉搶抓發展機遇。一要充分利用自身礦建產品性價比好、建設能力強等優勢,主動對接業主需求,積極參與高端競爭與深部合作,在進一步擴大市場中加強合作、拓展空間。二要努力向煤與非煤一二三期、地面和井下采掘運營服務延伸;發揮自身優勢,用好國家支持“走出去”政策,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學習并積累市政工程管理、施工、BT和BOT模式經營運作經驗。三要制定優惠政策,提高市場開拓積極性,全面助推市場開發。
四、強化管理保安全,努力營造安全穩定局面
以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為抓手,推進安保型企業創建工作,強化現場管理和責任落實,提升企業安全保障能力。一要保持安全管理高壓態勢。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安全法律法規制度宣貫,大力開展警示教育,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理念;正確處理安全與各方面的關系,增強責任意識,層層傳遞壓力,一著不讓抓安全;轉變檢查方式,加大獎懲力度,深層次抓好風險管控和“三違”治理。二要扎實推進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抓好制度落實,嚴把項目驗收關和系統保障關,把安全工作重點向人的行為標準化和現場管理規范化轉變,堅決堵塞安全漏洞。三要積極應用新技術實現科技保安。確保系統保安、設備維護、安全管理投入,努力構建安全生產環境。加強安全技術措施編制和審批,提高措施的針對性和安全可靠性。推進安全技術研發,不斷總結提煉,形成符合施工生產需要的保安技術體系,提升科技保安能力。
五、科學組織促生產,大力提升企業品牌形象
牢固樹立“品牌”意識,切實加強勞動組織,堅定不移地為業主提供優質服務,擴大企業影響力,贏得市場開拓先機。一要優化勞動組織,提高人工效率。二要注重機械化建設,提升施工能力。根據項目條件,因地制宜推進機械化建設,狠抓正規循環,增強施工能力,提高單進水平。三要推進科技創新,增強技術實力。不斷強化基礎技術、前沿技術、科技保安技術研究,推進立井智能化施工、安全高效節能施工、復雜地質條件下軌道交通工程施工技術研發,力爭在行業尖端技術、核心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四要增強創優意識,強化質量管理,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六、深入挖潛降成本,著力提高經濟運行質量
進一步完善成本考核體系,加強以項目為中心的成本管理,進一步提高經濟運行質量。一要加強項目源頭管理,提高項目獲利能力。精心編制并嚴格審查合同條款,提高合同簽訂質量;充分利用全面預算管理的合理預測、提前防范、有效控制功能,有效應對內外部環境的快速變化。二要加強施工過程控制,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三要強化物資供應管理,努力降低材料成本。四要大力推進項目四級考核,不斷強化干部職工“增產節約、增收節支”意識,努力把降本增效各項措施落到實處。五要探索實施區隊或項目內部承包制,轉換成本管控模式,充分調動施工現場管理人員積極性,實現成本控制從上到下“推不動”、轉變為自下而上“拉得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