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教育普遍實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了使學生能夠在畢業后順利適應崗位工作,在教學中至少要保證半年的頂崗實習,但是在實際執行中,學生面臨很多危機情況,高職院校必須予以重視,建立有效的危機管理機制,否則將對頂崗實習造成不良影響,達不到頂崗實習的實際目的。
關鍵詞:高職教育;頂崗實習;危機管理機制
一、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危機管理機制的現狀分析
經過調查,由于多方面原因,高職院校在頂崗實習危機管理機制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在管理上并不全面,需要完善和改進。主要問題有:
1.危機意識不強
部分院校危機防范意識淡薄,對危機理解不全面,有些教師認為危機管理發生在危機發生之后,危機預防不在危機管理中,而忽略了危機預防。因為危機意識的不足,導致了很多高校沒有危機預案,沒有管理危機的機構,沒有管理危機的資金,出現危機以后,才知道,了解要進行危機管理,這些事情的發生,都源自于危機意識的淡薄,而也因為意識的淡薄,導致了一些嚴重的危機事件的不斷發生。
2.危機預案的不完善
危機預案應建立在危機發生之前,應該具備處理發生危機以后的各項措施。通過調查了解,很多高校在這些方面并不是很完善,待危機發生以后才去制定或完善處理預案,沒有完善的應對措施。所謂的危機,就是短時間內爆發的惡性事件,在危機出現時,部分院校由于沒有危機預案或者預案不完善,導致降低了危機處理的有效性,加大的危機處理的成本,管理者只能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來解決,靠經驗畢竟存在著很多的漏洞,造成的后果很多情況下是無法彌補的,這也就要要求各高校要不斷的去完善危機處理預案,要在危機出現以后具備完善的處理對策,降低危機產生的損失和后果。
3.危機防范資金投入不足
學生實習的場地,必須有安全保護措施,但很多單位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充分,有些因為資金不夠,或者認為工作相對安全,沒有必要把資金浪費在這上面,而缺少必要的安全保障設備,或者配備的設備不完備。如焊接實習場地,各個工位應該具備防護面罩,防護服,除塵設備,排風設備,防輻射設備等,這些設備資金投入較大,但這些設備都是安全的保障,但就各高校的焊接實習場地來看,有多少學校能夠具備這些設備呢!因為這些設備的缺失,時有學生受傷。危機防范資金的投入在哪里?都為了降低辦學成本,而忽視了防范設備的投入,發生事故以后,花幾倍的錢來彌補損失。
4.企業沒有危機管理的部門
部分大中型國企有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主要負責實習和在職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但是大多數私營企業或者小型民營企業都沒有安全管理部門。發上危機以后,沒有職能部門來受理,大多數都由當事人或崗位同事幫忙處理,在處理的過程中因缺乏經驗或缺乏處理事件的技術手段,影響危機的及時妥善處理,造成危機損失擴大。而對于學生來說,在校外的實習如果沒有企業的積極合作,對于校方來說危機管理防不勝防,企業必須具備危機管理的能力,與學校共同負責危機管理,確保頂崗實習學生時刻在危機管理的監控之中,讓危機防范于未然,所以企業的積極參與和配合在頂崗實習中必不可少,企業必需設置危機管理部門。
二、建立健全頂崗實習危機管理機制
根據上述頂崗實習中危機管理機制存在的一些問題,必須要建立有效危機管理機制體系,使學生在頂崗實習中盡量避免危機事故的發生,減小危機發生后的不良后果。
1.建立危機管理預警機制
如能建立有效的危機預警機制,就會避免危機發生或者降低危機的可能性。首先,學校要對學生頂崗實習期間可能發生危機進行全面細致的調查和研究,并且要預測危機發生的概率,尤其要對高概率危機驚醒識別。其次,在危機管理預警的實施過程中要密切監測潛在的一些危機,時刻掌握其情況,對其發展趨勢做出確切的判斷。第三,加強為積極管理預警機制團隊建設,有效發揮業內專家咨詢、指導的作用,使各高職院校的危機預警機制建設更加完善化和科學化。
2.建立危機管理的信息公開發布機制
很多危機都處于潛在狀態,比如經常會有一些新型的網絡詐騙出現,學生由于危機意識淡薄,在頂崗實習期間沒有更多精力去了解,所以導致危機有發生的可能。這就要求學校和企業都建立有效的網絡平臺,利用現代通訊工具,比如QQ群,微信群,及時準確地將危機信息發布出去。要建立危機信息公開發布機制,要保證學校管理者通過新聞廣播媒體、網絡等傳播途徑與師生、相關部門等進行信息溝通,這樣既能有效避免有害信息產生的干擾,也能進行積極的起到引導作用。
3.建立危機管理心理干預機制
大多數心理學研究者認為危機過后,相關人員的45%到55%會有強烈的反應,傷者的心理創傷要大于其肢體傷害。現在階段,高職院校學生普遍為90后,這些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成長環境比80后更優越,在家里父母都非常寵溺,使學生抗壓能力極弱。危機過了以后對學生心理的影響很大、持續時間較長等特點,因此,我們要建立一個相對健全的實習危機管理心理干預機制,一旦發生危機事件,為防止學生不良心理問題的產生,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干預和疏導。
要建立心理干預機制,首先,學校要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有一個很好的了解,對有問題學生應重點關注;其次,在學生在校期間就要開設必要的心理課程,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第三,建立心理咨詢中心,有專業的教師能及時疏導有問題的學生;第四,建立全面的心理危機管理體系,保證信息的及時傳遞;第五,制定較為完善的心里危機預案,發現心理危機及時進行干預;第六,對存在嚴重心理危機的學生,要建立完善的監控體系,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并通知家長;最后,對當事人進行心理危機干預以后,要制定完善的心理康復計劃,確保當事人逐漸的進行心理恢復,并進行實時隨訪,跟蹤觀察。
4.建立危機管理監督檢查機制
逐級建立危機管理監督檢查機制,實習指導教師要制定危機管理檢查制度,對實習學生時刻進行危機管理跟蹤,并時刻記錄每個學生的動態,對學生的狀況要向學校進行定期匯報,各職業院校也要形成上報制度,定期向教育主管部門上報危機管理情況,實施層層負責制,哪里出現問題,就追究哪里的責任,要建立常規的心理危機督導機構,對本部門心理危機的情況進行督導和檢查,確保本項工作的高效開展。只有建立危機管理監督檢查機制,才能夠確保危機管理工作落到實處,才能夠不斷提高危機管理意識,才能夠降低危機的發生,減小因危機發生而產生的損失。
5.加大危機管理資金投入
無論是企業還是高職學校都應加大危機管理的資金投入,做到專款專用,主要用于安全設施的配備、更新和維護,只有做好安全設施的配備、更新和維護,才能夠確保實習學生的實習安全,才能夠降低危機發生的幾率。所以,危機管理的前期投入越大,實習場所越完善,發生危機風險的幾率越低,所以無論是高校還是企業,必須加大危機管理的前期投入,確保資金的高效使用;危機處理資金的儲備,是危機爆發后能有充足的資金及時有效地用于危機處理。雖然不希望危機的發生,但是危機發生以后要具備強大的處理資金,如應急就醫,遇到重大事件時,醫療資金若無法保證,將影響生命的救治,這些損失都是無法彌補的。有些單位或高校沒有這部分資金設置,當發生突發事件時,措手不及。如國家管理下的高校,每一部分錢的開銷都有嚴格預算制度和嚴格的審批制度和流程,不能超預算支出,當面臨危機時,則無法及時應對,延誤危機處理,所以無論是高校還是企業都要設置危機管理資金,確保危機前后萬無一失。
6.建立危機反饋機制
高職院校和企業都要建立危機反饋機制,在一定時期內,對危機事件進行總結和反饋,避免同類危機的再次發生,學校必須加強對危機事件的總結和反思,尋求不斷完善和改進的機會,尋求不斷創新的發展機遇,為下一次危機事件的發生提供參考和借鑒。
總之,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危機管理問題不容忽視,它是學生實習的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魏曉旭.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管理機制新探[D].山東師范大學,2014.
[2]曹林.高職頂崗實習危機管理多元主體合作機制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3]董文娟.職業院校實習實訓的危機防范機制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4]朱艷妍.高職頂崗實習危機管理多元主體的合作機制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3:154.
作者簡介:趙艷,女,籍貫:吉林省九臺市,研究方向: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