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娜 劉濤
【摘要】情緒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情緒情感影響思想政治教育認知過程、影響教育主客體自身、影響教育主客體關系。
【關鍵詞】情緒情感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緒情感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主客體的情緒、情感感受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與愿望、觀點的態度體驗。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人的情緒情感“可以使主體通過各種表情表達自己的態度,溝通感情,是做好人際交往活動的必備條件”1。情緒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具體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思考。
一、情緒情感影響思想政治教育認知過程
1.情緒情感的動機性作用
情緒情感的動機性作用是指情緒情感能夠激發人的認知和行為的動機,是認知的催化劑,行為的推動力。思想政治教育認知過程中需要動機,動機的強弱與內驅力信息的大小有關,而情緒情感影響著內驅力信號,因為情緒情感體驗可以通過內驅力表現。當情緒情感積極正面時,它會使得內驅力信號得以放大,提高和補充,將力量附加在內驅力之上,兩者合并之后,使人們處于喚醒和激活狀態,更好地滲透于認知。反之,消極的情緒對阻滯認知。
2.情緒情感的信號性作用
情緒情感的信號性作用是指情緒情感是人們思想意識的自然流露,各種各樣的表情都具有一定的信號意義,這些表情促進人們相互了解與交流。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伴隨著師生各自的認知過程與相互之間的認知過程,在這樣的認知過程中,教學信號是中介,師生之間的教與學活動是情緒情感認知活動,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表情去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獲得反饋之后,從而在課堂上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在課后反思和改進教學方法;學生也有必要通過從教師的表情去了解教師對教學信息的反應以及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認可程度。
3.情緒情感的感染性作用
情緒情感的感染性作用是指人們之間感情的溝通需要情緒情感的感染,而人接受客觀事物所帶來的刺激而引發的情緒情感體驗也具有渲染性。情緒情感的感染性功能充分說明,人們在思想政治教育認知過程中會以情動情 ,情景交融,引發人們在認知過程的集中注意和分散注意,從而影響認知的效率。教育者若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教育內容感興趣,會集中注意,將其納入認知范圍,提高認知的效率;若不敢興趣,則會分散注意,導致認知范圍狹小,或局限于一點,以點蓋面,降低認真效率,甚至造成認知錯誤。
4.情緒情感的破壞性作用
情緒情感的破壞性作用是指情緒情感在認知過程中是一種檢測機構,隨時都在關注信息的變化,負性情緒情感對認知的繼續進行和加工起阻滯和破壞作用。不良的情緒情感會使受教育者感到枯燥無味,對教育內容視而不見,造成認知的偏差。如受教育者情緒低落,記憶效果就會變差,也會削弱思維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若負情緒達到激情狀態時,可能會出現逆反心理或反常態行為。
二、情緒情感對教育主客體自身的作用
1.影響教育主客體的心情和精神生活質量
情緒情感具有兩極性,教育者在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等情緒會有形無形地滲透到教育過程中,影響教育效果。教育者愛崗敬業,正性情緒情感發揮強烈的感染力,不僅吸引學生學習,還使教育保持愉悅的心情和提高精神生活質量,并影響學生;同樣心情樂觀開朗的學生能夠積極的去克服困難,散發正能量感染周圍的人,獲得更多的朋友,保持健康的精神生活。反之,富情緒過多的教育者,不僅不利于自身發展,也會影響學生學習效果。
2.影響教育主客體行為的積極性
任何一種情緒都是促使我們采取某種行動的驅力,是我們在面臨各種情境時所固有的能及時擬定計劃反應。情緒情感表現是情緒情感在人身上的外顯行為,因此情緒情感是人把認識轉化為行為活動的推動力,影響著人們行為的積極性。人們對于自己要從事的活動或者接觸的事物有沒有感情以及什么樣的感情,對選擇這一活動與事物的態度和行為有很大的關系,如果人們熱愛某種活動,就會全身心投入,積極加入,用驚人的力量去戰勝困難;反之,則會表現出消極的情緒,人們失去熱情,喪失斗志,阻礙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進行。
3.影響教育主客體的人格和身體健康
情緒情感能夠影響人們的精神狀態,提高或者降低一個人的學習和工作效率。也是觀察一個人對于某人或某事真實情感的窗口,能夠反映出一個的人格狀態和影響身體健康。積極樂觀的情緒狀態,抗壓能力更強,更有勇氣面對挫折和疾病,懂得如何保持健康情緒,能夠自覺而有效地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促進自身人格的完善和保持身體健康,而不良的情緒損害人的健康,嚴重的可以造成疾病和不健全人格的形成。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保持健全人格和良好的身體是教育活動開展的前提和基礎。
(三)情緒情感對教育主客體關系的作用
1.緩解和潤滑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基本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以思想政治教育者為主導的施教系統與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之間的矛盾。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會的思想道德要求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現狀和心理水平必然存在一定的矛盾,情緒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的檢測機構,會根據信息的變化不斷的變化,能夠促進或者阻止人的行為發生和思想政治教育運作過程,積極良好的情緒情感可以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矛盾起到緩沖的作用。
2.協調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客體人際關系
協調人際關系作用是情緒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表情是獨具特色的情緒情感語言,它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主客體感情交流和相互理解的工具。教育主客體之間的關系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最基本、最微妙也是最難處理的關系。情緒情感作為協調人際關系的紐帶,促進教育主客體之間相互溝通、相互了解,形成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建立平等、合作、民主、融洽、相互理解的關系,促進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其它人際關系的處理,進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
【參考文獻】
[1]胡凱:《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羅洪鐵、董婭.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方法基礎理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申永荷.社會心理學[M].濟南:濟南大學出版社,2002.
[5]黃希庭.心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胡凱:《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