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明
【摘 要】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高校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但是很多教師卻總是找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徑。接下來將結合大學體育教學的實際,就大學體育教學實踐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徑進行有效探索。
【關鍵詞】大學體育;體育教學;心理健康教育
在傳統的大學體育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都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學生運動技能的提升方面,而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則是遠遠不夠,從而影響了學生身心健康素質的同步培養。而當代大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抗挫折能力較差,加上當前面臨著較大的情感、學習、就業、升學等方面的壓力,所以學生很容易出現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如煩躁、易怒,性格內向、抑郁、偏激,交際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差等心理問題屢見不鮮,從而影響了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健康與快樂成長。因此,建議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擺脫過去重生理、輕心理的傳統體育教學思維,促使大學生思想狀態、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的積極改善。
一、營造積極的課堂教學環境,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態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學習興趣與參與熱情,將學生內心的不良情緒及時排遣出來,體育教師一定要在體育課堂上重視教學環境的優化,營造出寬松和諧、積極向上的課堂教學環境,從而為學生心理狀態的改善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可以快樂學習,豐富體育運動過程中的心理體驗。例如,對于一些身體肥胖的學生,他們對自身的體態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在平時對體育運動缺乏興趣,在體育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興趣也不是很高,對體育課程甚至抱有抵觸與畏難情緒,這時就格外需要體育教師基于學生的特點來創設積極的課堂教學環境,一定要多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教學,如體育游戲在體育課堂上的導入,可以給身體肥胖學生安排合適的游戲任務,讓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心理狀態參與到體育課堂活動中來,并在心理上收獲更多快樂體驗和成功體驗,將學生平時在內心里的不良情緒有效排遣出來,達到健身與健心教育目標的和諧統一。
二、科學組織體育競賽活動,增強學生心理承受力
在高校體育課堂上,存在很多的體育教學項目,這就為體育教師開展競爭教育、集體教育和抗挫折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體育教師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增進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對真、善、美的理解,感悟和體驗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進而改善自身的心理狀態和心理承受力。尤其是在一些集體性的體育對抗活動中,不僅需要學生個人具備良好的對抗能力和耐力素質,還需要學生具備相應的協作意識和集體精神,這對體育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幫助的。例如,在籃球、足球等集體性的體育競賽活動中,一方面體育教師可以教育學生要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競賽過程中必須遵守競技規則,不能違反體育道德,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調整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另一方面體育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合理競爭與科學合作,培養學生的集體協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增進體育交往,持續完善個人的心理品質,進而在體育競賽活動中不斷增強學生的紀律意識、公平競爭意識和團隊意識。
三、科學開展體育群體活動,增強學生心理適應力
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人才,不僅需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尤其是隨著當今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必須得到有效增強,讓自身的心理素質缺陷得到及時的完善,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所以,高校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體育課堂教學這一教育平臺,科學開展體育群體活動,以此來增進學生的人際交往和心理適應力,積極構建相對平衡、健康的心理狀態。對此,在進行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時,體育教師可以對學生容易遇到的心理適應問題進行情境模擬,組織一些關于成功與失敗、優勢與劣勢、群體與個體體驗活動,這樣可以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增進對現實生活與人際交往的理解能力,有效陶冶個人的情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有效預防和避免不健康心理問題的出現與蔓延。例如,對于一些性格孤僻、孤獨、交際能力弱的學生,體育教師就可以在體育課堂上導入一些素質拓展類的群體活動,讓學生參與“信任背摔”、“信任人椅”、“同心桿”等素質拓展項目,增進學生彼此之間的信任與了解,進而改善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心理適應能力。
四、結語
總之,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要求體育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充分發揮體育課程的多重教育功能,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與方法,積極改善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意志品質,增進人際交往,實現身心素質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吳耿安. 體育鍛煉喜好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
[2]李丹. 團體心理咨詢活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 廣西教育,2011,(24)
[3]祝瑩. 高校體育教育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J]. 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04)
[4]郤文忠. 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與實踐[J]. 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