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德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機制的改革,人們對小學生的教育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新時期的要求。 教育改革帶來的教育模式的轉變,也給小學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情境教學法就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情境教學法能夠很好地保證課堂氣氛,也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聽課興趣,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 但是我國的情境教學法相對來說應用還不夠成熟,存在諸多問題。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 小學語文教學 概念 步驟 應用
小學的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一項十分重要的課程,但是小學的語文教學如果只是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也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而創設情境教學的方法可以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也充分參與到了課堂當中,改變了以往 老師個人灌輸的教學模式, 這對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著很好的推動作用。
一、創設情境教學方法的概念
情境指的是人們利用語言、各種物體或者是音樂等道具,人為地創設一種真實環境,在這個環境下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引導學生融入到環境中進行真實體驗,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格、 陶冶學生的情操、 提高學生們的團結互助能力,最終達到讓學生掌握知識、 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創設情境教學方法體現了現代教學的互動思想,具有很鮮明的時代特征。創設情境教學方法不僅應用于教育事業,而且對其他領域也具有指導意義。
二、情境教學法的教學步驟
在運用情境教學法促進兒童發展的探索過程中,先后經歷四個階
段:第一階段是在閱讀教學的語言訓練中運用,即通過創設情境,把 “言”和 “形” 結合起來,進行句子或片斷訓練;第二階段是作文教學中的運用,創設一個 “恰當” 的場合、 景象或境地。讓學生置身其中,觀察、 思考、 想象,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誘發學生寫作的欲望,從而提高作文訓練的效果;第三階段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通過 “生活、 實物、 音樂、圖畫、 扮演、 語言” 等不同途徑,把學生的思維集中在情境中,使學生由感受美而入境,到愛美而動情,至理解美而曉理;第四階段是在前三個階段的基礎上,運用 “形式上的新異性,內容上的實踐性,方法上的啟發性” 情境教學三原則,進一步促進學生整體發展。
三、情境教學法的應用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拉近閱讀主體與文本的審美距離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首先要用生動優美的語言設計一個巧妙的導語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所展示的境界,與作者的心靈相溝通,與文章的旨意相融合。 因此,教師必須深入鉆研教材,創設恰當的情境,把美的種子播進學生的心田。
(二)進入情境激發情感,進入情感體驗的境界
小學語文教材中大量文質兼美的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的主觀烙印,凝聚著作者鮮明的愛憎,這就為情境教學的進行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文章中包含的情境無一不在學生心中激起長久的情感的回蕩,感人肺腑,催人淚下。我們可以利用教材中蘊含的異彩紛呈的情感來誘發學生心中之情。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力引導學生走入作品的藝術境界,融入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思和遐想,熏陶其高尚的情操。
(三)憑借情境進行思考,進入理性分析階段
創設情境的目的歸根結底是為了讓學生在活潑、 輕松的氛圍中更好地接受新知識。 當學生進入某一情境中去,達到情感體驗的境界,我們就要引導學生在這一情境中進行理性思考,將感性的知識轉化為抽象的理性的知識,對作品有自己的理解與評價。教師還可以在情境中,鼓勵學生探究、 合作、 思考,發表自己個性化的見解。 讓學生由情感的體驗而進入理性的思考,掌握知識與方法,對作品進行個性化的解讀,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四)挖掘生活資源
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都比較喜歡和生活比較相關的文章。在創設生活情境的過程中可以保證學生更好地進入到自己的生活情境當中, 這樣可以非常好消除學生的不良情緒,從而使得整個學習過程更加豐富也更加的愉悅,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不斷挖掘學生本來就比較感興趣的東西,同時也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五)巧設問題情境
語文的思想和觀點當中非常重視的是疑問的解答,疑問對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潛能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學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也成了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學生自身的興趣, 同時還要將課堂中需要解決的相關問題以更好的方式展現給學生,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對問題的設計中,應該對文章中所提出的中心問題予以充分的了解,之后在情境中提出問題,這樣也使得學生對整篇文章的脈絡更加的清晰,重點和難點問題也可以得到更好的解答。
(六)給學生動手參與的機會
相關專家的心理研究表明,思維能力和智力的開始就是一個人在兒童時期的動手能力,如果思維和活動之間無法存在著非常好的聯系,思維就會停滯不前,所以在日常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應該先讓學生看到實物,這樣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四、結束語
一堂質量好的小學語文課,就是當下課鈴聲響起時學習內容卻沒有隨之結束,而是小學生在深受啟發之后激起在課后主動去探索知識的欲望,使小學生主動去開始一段新的學習。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堂上應用好創設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造神奇的情境, 使小學生產生濃厚的探究的興趣和求知欲,對小學語文課文之外的知識同樣充滿好奇心, 繼續對作品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從而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將語文切入到生活中去, 讓語文真正變成生活中的語文。
【參考文獻】
[1]梁鐘欽.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15,1(150): 105—106.
[2]宋亞環.論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1( 1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