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善才
【摘要】語文教學具有實踐性。在中專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結合中專學生的特點,分析他們學習語文存在的問題,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增強語文教學的實踐性和針對性。
【關鍵詞】中專 語文教學 實踐性
中專教育為社會培養了大量實踐性的人才。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增強教學的工具性和實用性,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但在中專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學的實踐性不強,重視理論教學,忽視了實踐教學,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產生不利影響,對中專學生而言,他們語文知識基礎較差,沒有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甚至還存在厭學思想,很多學生喪失了學習語文的信心,并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導致很多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還有的中專語文老師收到傳統的教學方式的影響,對學生采用灌輸式教學,教師處在主導地位,學生只能在下面聽,教師感到教學壓力很大,無法對語文提取學習興趣。因此,本文就如何做好中專語文教學的實踐性展開論述。
一、增強教學的實踐性
根據新大綱的要求,要求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教學方式落后,內容枯燥,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效果很差。因此,在中專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增強教學的實踐性,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他們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教師要放棄傳統的灌輸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探索新的知識,學生要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各項語文實踐課程。作為語文教師,要發揮其指導性和引導性的作用,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情景教學,避免出現大量繁瑣分析的內容,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改變語文教學方式,把語文課程變成朗讀課、表演課以及討論課,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比如在進行話劇《雷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分組的方式,并下派任務,讓學生自己表演,增強學生的感悟,加深學生的印象。在學生進行研究過程中,就會了解作者的生平,話劇的寫作背景,熟悉里面的人物,真正理解話劇的魅力,增強語文教學的實踐性。在學生表演完成以后,教師對每個小組進行合理的評價,指出他們在表演過程中的優點和缺點,做到舉一反三,明確教學目標,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和實踐能力。另外,在進行散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散文,然后舉辦一個小型的朗讀比賽,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而且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范圍,增強教學的實踐性。
二、創建實踐性的教學情境
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提升語文教學的實踐性。在中專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更多語文實踐活動,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遷移能力,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布置一些課外實踐任務。在進行布置過程中,除了一些簡單的習題和練筆外,還要做好課外語文實踐內容。比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課外閱讀作品,羅列一些明確的書單,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進行分組,并設置一個小組長,在每過一段時間后,要求學生在可上分享讀書心得,并寫下對自己最深的感悟。對羅列的書單可以是名著、詩詞、散文、小說,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語文語言,而且還可以大大增強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更好的幫助語文教學鞏固走順利進行。
為了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和實踐性,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辦板報,做日記,從而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在學生寫作日記過程中,可以不拘泥于傳統的寫作方式,讓學生記錄下優美的詞句,寫下自己的所以所向或者文學練筆。在辦理板報過程中,要以反映班級積極向上的內容為主,在板報上發表學生自己的文章和習作;對板報的模式,要集思廣益,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取長補短,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另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貼近自然生活,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讓中專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自然可以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結合一些優秀的語文學作品,不斷擴大學生閱讀知識面,通過實際體驗認識有效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三、促進學生探究學習
探究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豐富學生學習內容,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實際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制定與學生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豐富教學方式,讓學生深入社會實踐,結合自己調查的結果,撰寫調查報告,發揮學生積極主動性。另外,教師采用“課堂教學外延”型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空間。第一,要重視教學時間上的外延,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好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復習工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不斷積累語文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第二,要重視語文教學內容上的外延,語文知識包羅萬象,需要大量的輔助資料,學生要多途徑、多角度搜集課外資料,提升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更好的理解課外的內涵;第四、要重視教學空間上的外延
學生學習不能僅局限于教室,要充分利用圖書室、閱覽室、微機室等資源,為學生學習語文創造良好的條件,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為實踐性教學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作為中專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不斷積累教學經驗,采用先進的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的探究學習,提高教學效果,保證教學質量。
為了提高教學的實踐性,教師還可以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方式,重視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教學,提升學生表達能力和普通話水平。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控制好語文教學難度,調動學生的學習語文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認識到語文作為一門語言的工具性,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過程中。對教師而言,要避免學生出現死記硬背的情況,解放學生的思想,能夠真正運用知識,積極探究生活中問題,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揮語文教學的功能。
綜上所述,在進行中專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堅持因材施教的理念,豐富教學方式,重視學生探究學習,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增強教學針對性和實踐性。
【參考文獻】
[1]孟曉琳. 新媒體環境下中專語文教學的延展與創新[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3,12:43-44.
[2]王偉. 淺議創新教育在中專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 教育教學論壇,2013,12:64-65.
[3]李磊. 淺議中專語文教學改革[J]. 才智,2011,2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