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瑭
【摘要】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創立的蒙臺梭利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模式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自20世紀90年代末,第一間蒙臺梭利教室引進A市,蒙臺梭利幼兒園和蒙臺梭利教室就如同雨后春筍般的突現。針對蒙臺梭利教育的局限及在A市市區的實踐,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蒙臺梭利教育的研究和實踐,以推進A市蒙臺梭利教育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蒙氏教育 實踐 建議
蒙臺梭利教育作為一種世界知名的幼教模式,說明它具有世界性。但是這個不表明它在推廣過程中不需要本土化、民族化。實際上,任何教育模式都是一定民族化的產物,蒙臺梭利教育也不例外。蒙臺梭利教育在推廣過程中都經歷了本土化過程。在引進的過程中都會經歷一個從錯誤到正確選擇的過程。A市市區引進蒙臺梭利教育的時間較短,針對蒙臺梭利教育的局限及在A市市區的實踐,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蒙臺梭利教育的研究和實踐。
(一)理解蒙臺梭利教育的精髓,從理論上正確把握蒙臺梭利教育
1.蒙臺梭利教育的精髓在于培養兒童健全的人格。其精髓是給兒童以充分的自由,通過為兒童提供有準備的環境,讓兒童自主發展,進而培養健全之人格。蒙氏教具的運用是蒙臺梭利教育的特色,但絕不是蒙臺梭利教育的全部。但是在實踐中,筆者發現有些蒙氏班的教師把蒙臺梭利教育片面地理解為蒙氏教具的操作,僅注意蒙氏教具的操作步驟與方法,對于蒙臺梭利教育的思想內涵一知半解,缺乏系統、正確的認識。如對教師的“導師”作用、如何觀察兒童、何時干預兒童的操作環境、制作蒙氏教具的原則、如何提供有準備的環境等都缺乏正確的認識。當前的蒙氏師資存在的問題,與蒙氏教師的素質有很大的關系,也與蒙臺梭利教育培訓機構的培訓質量有一定關系。因此,學習、運用蒙臺梭利教育的當務之急是走出蒙臺梭利教育即蒙氏教具的誤區,全面、系統地學習蒙臺梭利教育的精髓。當前,尤其要注意兒童獨立性的培養,這不僅因為獨立性是健全人格的基礎,更重要的是我國的兒童的獨立性較差,應充分發揮蒙氏課程的優勢,加強兒童獨立性的培養與鍛煉。
2.正確把握蒙臺梭利教育的精髓需要認清該蒙臺梭利教育存在的局限性并加以克服。如前文所述蒙臺梭利教育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在蒙臺梭利教育的實踐過程中,可以通過研究蒙臺梭利教育與其它教育方案有機結合起來加以克服。蒙臺梭利教育的特點是加強兒童的自主建構、自主探究、自主發展,但是這種教育的局限是合作不夠充分、創造力培養不夠。因此要將蒙臺梭利教育方案的自主學習與基于情景的合作式學習、與基于問題解決的研究性學習結合起來。如在實踐中探討與瑞吉歐教育方案進行有機結合。當然在探討結合的過程中,必須注意避免不同教育方案之間相互干擾的問題。經典蒙氏課程突出強調兒童的自由工作,因此在時間分配比例上自由工作時間一般為2—3小時,而團體時間則在30分鐘左右,保證兒童的自主操作、建構。因此,無論如何進行蒙臺梭利教育與其它教育方案的結合都不要把兒童自由工作的時間縮的太短,否則就不能保證蒙氏臺梭利教育的真正實施。
(二)進一步完善蒙臺梭利教育課程
1.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科學的發展,增加課程內容是必然的。即使是意大利的蒙氏課程也與蒙臺梭利教育創設之初不同了,根據我國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實踐中應當將蒙臺梭利教育方案中原有的五大領域擴展為十大領域,分別為:日常生活訓練,感覺教育,語言教育,數學教育,文化教育,體能(大肌肉活動),音樂教育,美術教育,戲劇(角色扮演),社會教育(包括社會交往技能的訓)。
2.注意課程實施的順序性。在各領域課程進行的順序上,應以日常生活練習為起始,逐漸進入感覺教育,然后分化為語文、算術及文化課程。日常生活練習放在感覺教育之前的用意在于培養幼兒獨立自主的能力,而感覺教育是為促進高層次認知學習而做的準備,感覺教育培養出來的能力及學習態度,如專注力、自信心等,能促使幼兒進行高層次的算術、語文及文化課程。此外許多教育實踐表明,由于現在的幼兒發展較早,因此課程之提供在各領域適合的幼兒起始年齡有提早半年的趨勢。
(三)注重環境創設與教具的開發
1.有準備環境的提供要注意秩序性和適宜性
蒙臺梭利教育中的環境,指依據幼兒發展過程中吸收性心智和敏感期之需要而提供的環境,目的在于幫助幼兒獨立學習,為進入世界及未來生活做準備。由于兒童對于秩序有特殊的需要,因此,教師為兒童提供環境時,應當在幼兒進入教室之前將蒙氏工作依照不同領域規劃放置于教室之中。這樣當幼兒進入教室時,能夠受到工作的吸引,并在有秩序的教室中學會自我控制,進行自主學習。
2.開發設計符合時代特征與本地區特色的教具
經典的蒙氏教具連同教師自制教具對于兒童的活動都具有重要意義。針對當前蒙氏課程過分依賴經典教具,忽視自制教具的現象,應根據蒙氏教具的設計理念積極自制教具。在制作與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密切聯系生活的原則,要反映現實世界,尤其是兒童所處的文化背景。例如:蒙古族幼兒園可以結合本民族語言文字的特點,創造出符合蒙語文字特點的語言教具。如果明確了蒙臺梭利教育的意圖和目的,掌握了基本原理,就可以靈活地變化運用,大膽創新,適應我們今天的需要,做到既“與時俱進”,又“本土化”。
(四)加強蒙氏教師的師資培訓
對蒙氏教師進行培訓是蒙臺梭利教育的重要內容,原因在于蒙氏教師在蒙臺梭利教育的實施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區別于傳統教師的作用。結合蒙臺梭利教育與綱要的要求,在培養蒙氏師資時尤其要注意三點:
1. 樹立蒙臺梭利教育觀。通過培訓,蒙氏教師應在深刻理解蒙臺梭利教育之內涵的基礎上把握其精髓,把蒙臺梭利教育的理念真正滲透到實踐中,那種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簡單機械的操作教具開展工作的做法是萬萬不行的。
2. “導師”意識。通過培訓,使蒙氏教師清醒地認識到蒙氏教師與傳統教師的不同之處,明確教師應當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應當怎樣觀察兒童;應當在什么情況下對兒童的工作進行干預。蒙臺梭利認為一個普通班的老師不能馬上成為蒙氏教師,她需要重新塑造,摒棄所有的教育偏見。
3. 觀察能力。通過培訓使蒙氏教師有準確觀察出兒童需求的能力,并提供準備好的環境,使蒙氏教師明確教師的作用就是觀察,而不是控制和集中。
(五)注意蒙臺梭利教育實施過程中的家庭與幼兒園的有機結合
在實施蒙臺梭利教育的過程中,家庭與幼兒園教育相一致是非常重要的。當前很多家庭存在著溺愛孩子,孩子的事情都有家長包辦代替的現象,這種現象與蒙臺梭利教育是背道而馳的。因為蒙臺梭利教育特別強調的是兒童的自主意識和自主發展,注重幼兒獨立能力的培養。如果家庭教育觀念與幼兒園實施的蒙臺梭利教育相背離,自然不會產生較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蒙臺梭利教育很多教育內容,如日常生活練習,除了在幼兒園進行外,更需要在家庭生活中不斷地進行練習。這就需要家長為兒童提供準備好的環境,而不是越俎代庖,剝奪兒童鍛煉的機會和發展的權利。因此,幼兒園在實施蒙臺梭利教育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家庭的作用,要通過幼兒開放日、家長會等方式讓家長了解蒙臺梭利教育的思想內涵,配合幼兒園共同實施好蒙臺梭利教育,實現家庭與幼兒園教育的步調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