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奇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應用得到大范圍的普及,多媒體技術也得到快速的發展,在我國職業院校中得到了有效應用。本文將立足于紡織專業,對職業院校紡織專業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對多媒體技術在紡織專業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幫助紡織專業的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紡織專業 應用效果 淺析
紡織專業旨在培養具備紡織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紡織企業、科研、教學等部門從事紡織品設計開發、紡織工藝設計、紡織生產質量控制、生產技術改造的技術人才。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紡織專業作為一門技能型專業,僅僅采用理論灌輸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其中,營造有效的教學分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職業院校紡織專業教學問題
(一)教學方式未適應當前學生特點
現在進入職業院校學習的學生基本是出生于九零后的期末,甚至開始出現一大批生于零零后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在思想、心理以及思維方面都比較的活躍,他們對外界信息的接受比較快,因此在學習中,他們喜歡追求創新以及實用性,但是許多的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的組成特征、年齡差異以及學習特點等方面的不同而調整教學方法,從而導致許多學生難以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隨著時間得推移,他們就產生厭學心理,使得教師難以繼續順利地開展教學工作。尤其是作為紡織專業這一類技能性較強的專業,有效的教學方法才是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關鍵。
(二)職業院校生源的質量較差
許多進入職業院校學習的學生基礎比較差,有一部分學生沒有得到進入普高學習的分數線,甚至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達到初中學業畢業的要求。對于這些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而言,他們在進入職業院校學習之后,由于基礎較差,難以接受職業院校紡織方面知識,再加上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是參照課本內容,沒有聯系實際的情況進行教學,這就導致許多的職業院校學生難以掌握一定的實踐技術,而他們自己的學習能力、自制能力以及領悟能力都不夠,因此在紡織專業學習中出現敷衍教師的現象。
二、多媒體技術在紡織專業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綜上,筆者對職業院校紡織專業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從中發現諸多問題,為了改善這一不良現狀,教師應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其中,以此來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幫助學生掌握一定技能。
(一)營造輕松愉悅的環境
在紡織專業中采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提高教學效率,還能構建有效的學習氛圍。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善于利用這個特點,優化課堂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對紡織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這一課程進行教學時,由于很多學生對于單片機非常陌生,導致學生興趣低下。為了防止這一現狀的產生,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利用PPT來對單片機的構造、運行原理相關知識進行介紹,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來向學生開展教師,這種方式不僅能集中學生注意力,還能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
(二)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時地引入分層教學法,進行各個性化的分配學習模塊,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就為他們安排較高層次的內容,而有的學生甚至基本的操作都不熟練的情況,教師要為他們設計適合的學習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可以具有針對性的培養每一個學生,對他們進行有效地指導,從而提高學生在紡織專業知識的學習能力。例如:在《單片機原理與應用》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對學生進行分層,對于基礎知識掌握不牢的,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例如要求學生對單片機的特點進行思考,從而鞏固學生基礎知識;其次對于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對單片機電路圖進行繪制,提升學生專業能力。
三、促進職業院校紡織專業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一)提高師資力量
師資團隊和力量是影響實用型紡織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因素。倘若教師不具備專業的紡織專業知識素養,采用的教學方法也較為落后、單一。長此以往,必然不利于提高職業院校紡織專業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為了做好實用型紡織專業人才培養工作,職業院校應當重視師資團隊的建設,并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力量。具體來說,首先要提高紡織專業教師的納入標準,多方面對教師專業素質進行考量,以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同時,職業院校要定期組織教師參加知識技能培訓,并適時進行培訓評估,以提升教師的紡織專業知識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再者,職業院校有必要完善激勵機制,以激勵教師主動加強學習、深造,不斷提升自我。
(二)優化考核機制
首先,就教師層面來說,職業院校有必要加強教師考核。例如,學校可以定期對教師的紡織專業能力、綜合素養、教學方法和教學質量等諸多方面進行考核,并將考核成績和教師的薪資待遇直接掛鉤,以激勵教師更新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方法,進一步提升紡織專業教學能力和水平。其次,就學生層面來看,職業院校應當對學生考核體系進行完善、改進。現階段,職業院校多重視對學生的理論考試,忽略了課外實踐測試的重要性。為了改善這種情況,職業院校要平衡二者的考核比重,以做到理論和實踐并重。同時,學校要引導紡織專業學生參加多種技能比賽,以便學生能夠在比賽中獲得一定實踐經驗,提升實際操作能力。
結束語
眾所周知,職業院校教育是根據社會發展積極地培養實用性人才的重要場所,紡織專業旨在培養更多紡織人才。目前在職業院校的紡織專業課程開展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不利于學生相關技能的掌握。據此,教師應及時地調整教學措施,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其中,改變以往教學的方式,為職業院校學生進入更高層次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也能夠幫助職業院校學生進入工作崗位時,較快地適應工作節奏。
【參考文獻】
[1]崔景東,王曉清,薩娜,王子鶴. 紡織工程專業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 才智,2014,01:160-161.
[2]黃繼偉,林海濤,凌新龍,蔣芳,寧晚娥,李軍生. 紡織工程專業特色課程的規劃與建設——以廣西科技大學《制絲工藝學》為例[J]. 輕紡工業與技術,2013,04:86-89.
[3]劉玲. 現代紡織技術專業傳動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 山東紡織經濟,2010,1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