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承燕
摘 要:現階段,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斷提高。人們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可以生活的低水平線上,而是日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文就生態茶園建設過程中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實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生態茶園;綠色防控技術;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S57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75
1 加大宣傳力度,讓農民深入了解綠色防控
為了有效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必須通過加大宣傳來讓農民深入地了解這些相關知識,提高農民的無公害防治認識水平。只有這種,才能為確保廣大農民在茶樹管理的過程中實施綠色防控技術。
2 合理制定管護措施,實現生態茶園的標準化管理
為了促進生態茶園的可持續發展,從源頭上保證茶葉的質量,提高農產品的價值,增加收益,就必須不斷完善管護措施,本著問責到人的原則,將管護任務落實到個人,并不斷完善管護措施,指導廣大農民對茶園進行科學管理的同時,還需要對農資產品市場進行規范,力求打造一個相對完善的農資服務體系,推廣無公害綠色防控技術,防控茶園的病蟲草害,提高生態茶園管理的科學化和標準化。
3 加強對農民的綠色防控技術的專業培訓
為了有效提高生態茶園建設中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效果,提高廣大農民的綠色防控意識和專業水平,相關責任部門應該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綠色防控專業培訓,培訓的實際操作需要與農業服務中心、茶葉企業、農資產品供應點、專業合作社以及農民代表等的配合,共同致力于農民綠色防控技術的掌握,切忌流于形式。在具體實踐中,考慮到這一事件的特殊性,可以從茶葉農藥殘留對人體的危害談起,由己及人,引起廣大農民們的認同感和責任感,從根本上樹立綠色防控意識,提高技術水平,實現茶葉的安全、綠色生產。
4 充分利用太陽能殺蟲燈對害蟲進行誘殺
茶園示范區內,按照茶園的面積進行太陽能殺蟲燈的安裝,平均每1.3~2.7hm2應安裝1盞,燈管與茶樹樹蓬之間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以 60cm為宜。通過觀察,殺蟲燈對茶毛蟲、茶尺蠖、茶卷葉蛾、茶小卷葉蛾等害蟲的防治效果顯著。其中,有色誘蟲板、太陽能殺蟲燈等有著十分可觀的應用效果,誘殺害蟲效果顯著。在色板誘蟲板的應用過程中,可以在蟲害高峰期發揮重要作用,大批量殺滅茶小綠葉蟬、茶黑刺粉虱、茶薊馬等蟲害,使得田間蟲口數量得以驟然下降,有效控制病蟲害。在茶葉種植示范區內,通過有色誘蟲板和太陽能殺蟲燈,可以有效控制茶小綠葉蟬和黑刺粉虱等蟲害的發生。尤其是對茶毛蟲、茶尺蠖、茶卷葉蛾、茶小卷葉蛾等害蟲,太陽能殺蟲燈的防治效果更加顯著,大大降低了示范區內的蟲口數量,殺蟲效果遠遠高于非示范區。通過殺蟲燈聯合誘蟲板的使用,生態茶園中害蟲種群數量也得到有效控制,化學農藥殺滅、控制蟲害的現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時,茶園生態系統中害蟲的天敵得到了保護,有效維護了茶園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茶園自我調控、自我恢復能力得到明顯增強。
5 綜合多種措施的應用,共同致力于生態茶生態環境的提高
為了有效促進綠色防控技術在生態茶園中的應用,以求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就必須依靠多種措施綜合發揮作用。在不違背生態學原理的基礎上,積極響應現階段生態文明建設目標,以農業防治、生(物)態防治為主,深入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有效維護茶園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促進茶園自我調控、自我恢復能力的提高;在茶園的管理過程中,為了實現無公害生產,就必須禁止化學除草劑的使用,最好通過生物農藥或人工、機械除草的方式實現防草、控草;為了促進生態茶園的綠色建設,在病蟲害防治方面,需要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盡量通過農業防治手段,控制茶葉的農藥殘留量;要做好茶園的科學管理,就必須維持茶樹生長所需要的適宜土壤、水分、養分、光照條件等,為此,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做好土壤檢測,維持酸堿度,科學施肥,著手治理生態茶園的周圍環境,促進管護工作的合理性,并通過茶葉生產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逐步提高生態茶園的綠色管理水平。
6 結 語
通過在生態茶園中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實現了對茶樹蟲害的控制,有效促進了示范區茶葉產量和質量的提高,同時有效降低茶葉農藥殘留,確保茶葉質量的安全。同時,應用綠色防控技術,對于加快恢復茶園生態系統,從根本上提高茶園自我調控能力,保證茶葉質量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益波.淺談在生態茶園建設中如何推廣實施綠色防控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3(24):147.
[2] 王超奇. 福建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需求與解決途徑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3.
[3] 高峰,蘇峰,劉琳燕. 福建省現代茶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實踐與思考[J]. 中國茶葉,2014(0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