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劍
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對教學環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使得學校和教師都注重教學方式的改革。在這樣的整體大環境下,通過對探究性教學方式進行應用,我們可以知道其一定程度上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挑戰,但在另一方面是順應當下的時代發展要求,實現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初中數學中進行探究性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增強學習信心。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方式;研究性教學
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探究性教學模式能夠實現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具體教學中,無論是在教學內容還是教學形式上,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對傳統教學進行改進和延伸的基礎上使課堂教學更具開放性,以有效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開展探究性教學時,需要遵循層次性和開放性的原則,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時,則可以通過對數學公式、原理、概念及推理論證過程等進行探究,以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自主學習的意識。
一、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探究性教學模式強化了對于具體問題的重視性,以具體問題為核心,進而實現教學目標的設定,并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和研究的意識,進而加深對具體問題的理解,確保教學質量和整體效果。在新課改的教學環境下,在初中數學中運用創新性教學模式體現和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切身地對數學知識進行分析和探究,一般情況下,是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所實現探究方案的設計,或單獨,或合作,最終的目的是實現對具體知識的有效掌握。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通過探究性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使課堂教學活動更加有效地進行,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在有效的教學環境引導下強化其對于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在探究過程中能夠使師生間開展互動和交流溝通,創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進而推動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實現教學情境的創設
在進行探究性教學模式的應用時,可以同初中數學的具體教學內容相結合,實現合理教學情境的創設,使學生能夠有更加形象直觀的感受,進而推動探究性活動的進行。比如,在進行三角形全等條件的證明教學時,三邊對等是最基礎和常用的證明條件,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體現了引導作用,進而將學生按組劃分,開展有效的探究活動。并且在信息化教學環境的建設下,還可以進行多媒體教學,為學生進行更加直觀的圖形展示,以更明確地實現對三角形性質的認知。在這樣的情景創建以及教師的有效引導下,通過動手來進行輔助線的繪制,而且還可以結合三角形穩定性的特征,利用中心對稱的特點證實三邊相等。這樣的整體過程,可以使學生對知識點有整體而全面的理解,進而對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以實現自身知識應用技能的提升。
(二)開展有效的合作和交流
探究式教學模式在教學應用中必須要實現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及溝通,這就體現了合作學習模式的整體必要性,并且這樣的方式也滿足了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在三角函數的基本性質學習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在以提升學生動手能力為前提的基礎上,通過所學知識進行旗桿高度測量方案的探究性設計,這個過程中可以進行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在團隊的交流和溝通中進行方案設計的探究性設計,然后將綜合意見進行設計報告的撰寫,進而在課堂上進行匯報。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在交流和溝通以及切身參與的環境中強化對三角函數性質的理解,并且還能夠提升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強化具體教學效果。
(三)引入生活情境
數學作為基礎性的學科,同實際生活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在初中教學中進行探究性教學模式的應用時,需要注重具體數學知識同日常生活的聯系,創建具有真實性的生活情境,以有效激發和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以及探究熱情。比如,在進行二次函數、直角三角形性質、統計概論等相關內容的學習時,可以同具體生活實際有效結合,使具有空間感和數學意識的抽象概念更加的具有區域現象化和真實性,使學生能夠在更加直觀的體現下強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進而提升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探究性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并能夠對教學環境進行完善,進而在相對愉悅寬松的氛圍下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具體的應用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對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改變和選擇,在有效策略的支持下使探究性教學能夠持續穩定地得到應用,整體性地完善數學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劉玉華.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J].新校園:中旬,2015(12):41.
[2]李江.初中數學教學中探究性教學模式應用探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2(6):122.
[3]李艷.初中數學教學中探究性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分析[J].好家長,2015(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