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幽蘭
摘 要:新課程標準是對我國基礎課程進行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它將“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準”,突出了新課標下對于基礎教育在學科體系、內容、結構等方面的重視程度。為了達到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教育的目標,教師需要不斷地進行總結和探索,從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做起。從幾個方面出發,對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方法進行探究,以期順利實現新課標所規定的目標。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數學;教育理念;教師素質
初中數學是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一個轉折階段,要想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順應新的課程標準,需要從多個方面出發。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是進行素質教育,這需要老師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從教師自身做起,逐步探索適合新課改的教學方式。本文以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為目的,從教育理念、教學準備、課堂模式三個方面討論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方法。
一、更新教育理念,明確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的主要任務就是調整并且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教師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計劃,重新認識數學這門課程在初中全部課程體系中所具有的價值、所處的地位以及發揮的作用。教師應該從自身做起,明確新課標下的教學目標,把新的教學理念貫徹到實際教學中。
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要明確“知識教育靠的是灌輸,而人文教育靠的是熏陶”,教師應該根據當前社會的發展目標,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特征出發,注重對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探索出更加優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做一名與時俱進的新時代探索型教師。只有這樣,才能把新的教育理念滲透給學生,讓學生有意識地提升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使初中數學教育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強化教師素質,提升備課質量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要想成功地進行新課程改革,需要教師不斷地學習和掌握所教學科的相關知識。如果教師不能接觸新的知識領域,缺乏相關的知識技能,就無法徹底了解這門學科的課程體系,導致在實際教學中不能做到融會貫通。因此,教師要提升自身內在的知識文化水平,不斷地對備課質量進行改善,熟練地掌握數學教學體系,積極投入到教學改革中。
強化教師自身的素質,提升備課的質量,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1)數學教師要多參加相關的學術報告,通過學術報告了解最新的學科動態,掌握新的教學方法;(2)無論是數學教師之間,還是和其他學科的老師之間,都要多進行溝通交流,互相學習了解優秀的教學思想,豐富教師自身的內涵,從而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3)教師要不斷地對自身的教學思路進行反思和比較,通過課堂實踐發現備課中出現的漏洞,并及時進行調整和修改。教師的備課工作準備越充分,教學質量就會越高,通過對學生、所教科目、所學教材、參考書、重點難點、典型例題等多方面進行考慮,一步一步提高自己的備課質量,這樣才能保證數學教學的順利進行。
三、多種方式結合,優化課堂模式
課堂教學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要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上教師要做到講課準確、精煉,為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供他們獨立思考和鞏固。“精講”體現了教師在課堂中所起的主導作用,把新的思想經過提煉傳授給學生,“多練”體現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通過練習把所學的知識加以鞏固。“精講多練”是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有效結合。這樣,學生既能快速學到數學知識的精華,又通過反復練習加深了對相關知識的記憶。
要想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必須認識到要把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消化掉,一定要打消把問題留到課下去解決的念頭。初中階段的學習主要靠課堂學習,學生的自主時間相對較少,課堂上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程度決定著總體的學習效果。要想提升學生在課堂上對于知識的吸收程度,就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從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入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問題解答的環節,對于學生疑惑的知識點進行詳細的分析解答,充分利用課堂,做到“課堂事課堂畢”。
教學質量的提升是新課標的一個具體要求,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基礎做起,從多方面著手,把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貫徹到教學實踐之中,努力優化課堂實踐,致力于教學質量的提升。了解和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學質量,推進課程改革是每個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讓數學為生活增添色彩。
參考文獻:
[1]吳長江.創設情境,注重實踐,聯系實際,促進升華:人教版初中數學教學的點滴心得[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4(17).
[2]李宏霞.新課標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滲透[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