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英
摘 要:簡要分析學生如何在修改別人的作文中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作文習慣。
關鍵詞:修改作文;興趣;心里批閱
好的文章都是經過千錘百煉,不斷修改出來的。可謂是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厭百回改,反復推敲佳句來。《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列夫·托爾斯泰也說過:“不要急于寫作,不要討厭修改,而要把同一篇東西改寫十遍,二十遍。”很多學生對作文修改的意義認識不夠,沒有養(yǎng)成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新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如何讓學生養(yǎng)成修改的習慣,提高作文的能力?本人經過多年的探索,淺談一些體會。
一、教師心里批閱
教師將全班學生的作文逐一過目,做到了解每一個學生本次作文的優(yōu)點在哪里,不足在哪里。然后將學生的作文按照作文水平兩兩派對,組織全班學生有目的地修改。
二、學生人人參與批閱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習修改作文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圍繞這一核心理念,給學生提出修改的要求。
1.找出錯別字(包括用錯的標點符號),用紅筆圈出并糾正。
2.找出作文中的病句或者用得不妥的句子,然后修改。
3.作文的結構安排是否合理,然后加以調節(jié)。
4.作文的主題與材料是否匹配,并且給出建設性的意見。
5.作文所選取的材料是否新穎、典型,加以點評。
6.賞析佳句或段落(在作文中作好批注:賞析點在哪里,有什么樣的效果或妙處)。
7.給別人的文章寫評語:
(1)要求評語的語句通順連貫。
(2)至少要寫出兩點或兩點以上的優(yōu)點。
(3)至少要寫出一點或一點以上的不足。
用這種方法修改作文,學生的熱情高漲,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一次《春雨》的習作中,一位學生在作文中這樣描寫樹葉與春雨:“樹葉們擺動著自己的身軀,向春雨以示友好,春雨憐愛地撫摸著,親吻著這群可愛的精靈。”修改者把“擺動”改成“扭動”,并在旁邊批注:“扭動”一詞更能形象生動地表現出樹葉的可愛,俏皮,也更能襯托出春雨的溫柔與慈愛。還有一位學生這樣寫道:“‘天街小雨潤如酥,這里沒有天街,而是古老的鄉(xiāng)街,我伸出手,雨絲輕輕地從我的指尖滑溜過去,潤潤的,滑滑的。望去,滿眼是綠,墨綠、深綠、青綠、黛綠……”修改者是這樣賞析的:引用詩句寫出了春雨潤、滑與細的特點。從綠的層次表現了春雨拂綠大地。
寫作,是語文老師教學中的一座高山,也是學生最頭疼的事。畏懼寫作,歸根到底是無話可說,然而經過不斷地互評作文的訓練,大多數學生給別人作文的評語也由最初的寥寥幾語到長篇大論。語句也由原來的枯燥干癟到豐富飽滿、精練優(yōu)美。一位學生的評語這樣寫道:文章大量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表現春雨細潤、柔美的特點,語言清新,生動活潑。多處運用擬聲詞表現“春雨貴如油”,人們的歡快喜悅。在每小段的結尾加以總結,使文章有條不紊,一目了然……第七、八自然段寫道:“春雨悄悄地來,悄悄地走,留下盎然生機,她的無私奉獻也留給人們許多思考。”很自然地升華了文章的主題。如果文章采用首尾呼應的方式,我認為文章的結構形式更美觀……學生在批改別人的作文中,賞析了別人優(yōu)秀的句子或段落,吸取了別人優(yōu)秀的布局方式,學習了別人優(yōu)秀的習慣(如書面的整潔,字跡的工整,書寫的規(guī)范等),同時修正了自己與同學一樣的缺點,促進了自己良好地發(fā)展。
三、教師評改作文
作文教學中,教師的批閱是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把經過學生一對一修改的作文收回,逐一批閱。一是挑選出本次的優(yōu)秀作文。二是檢查學生在互改中的修改、評價是否得當。三是挑選出優(yōu)秀的評改者。要輕改重批,評語要有針對性。所謂重批,就是重視總評和批語,總評要有針對性,抓住要害,一語道破真諦,可以多用鼓勵性語言。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心,不能說學生互相修改過就隨便看看。
四、美文共賞
1.小組傳閱
以小組的形式傳閱改得優(yōu)秀的作文(五個人一小組,每小組一本),并在小組內探討文章哪些地方修改得成功,哪些地方有待進一步修改。將小組內的探討形成筆記,然后派代表發(fā)言。俗語說:“一人智短,二人見長。”小組共同參與不但可以調動學生學習作文的積極性,還能提高學生作文的能力。
2.范文賞析
自己的作文能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這是莫大的榮耀。教師可以選一篇較好的作文朗讀,然后針對性地選出多篇作文,如開頭寫得較好的,結尾寫得較好的,或很精美的段落等進行朗讀,這樣鼓勵的面就會廣一些。班上有位叫冉××的男同學,平時不愛說話,膽小,學習也不太好。在習作《春雨》里開頭是這樣寫的:“春雨悄悄地來到池塘邊。小河邊,水面上泛起陣陣漣漪,如一個個光碟在播放出不同韻律的歌曲。”當老師說,這樣的開頭很有詩意,緊接著念出冉××的名字時,他眼睛里綻放的是光芒,臉上洋溢的是自信。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僅能讓學生提高語言鑒賞能力和遣詞造句的水平,還可以樹立很強的自信心,找到滿滿的成就感。
五、自改
經過以上多個環(huán)節(jié)的修改,最后還需要學生自己消化吸收,將平時閱讀所積累的知識運用于作文及修改作文中,然后對自己的作文進行斟酌,修改成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積學以儲寶,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累多了,作文時就能厚積薄發(fā),旁征博引。把知識真正地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傾向。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說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贊可夫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中,才能產生出使學生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新課程標準也強調,作文教學要為學生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新課程標準還明確指出:“在習作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如今,社會轉型對教師的角色提出了新要求,賦予了新內涵。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教育過程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有效地組織學生互評作文其實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學生參與度高,興趣濃,教學效果明顯。學生互相評改作文也是一種情感體驗、流露、交流的需要。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健康的審美情操,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董杰.關于中學生作文修改的幾點體會[J].新課程:上,2011(7).
[2]王金華.學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6(4).
[3]李弗不.談談呂叔湘先生對文章的修改[J].中學語文教學,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