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清
自改革開放以來,急劇的社會變遷和強負荷的工作方式,使職工心理問題急劇增多,由此而引發的矛盾日益突出,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沒有任何一種災難比心理障礙帶來的痛苦更深重”。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對心理疾病給人類造成的危害作出的結論,他們預測2l世紀影響中國最嚴重的疾病是心理疾病,影響中國人民健康的最大問題是心理問題。作為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必須深入貫徹落實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要求,做一個善于傾聽職工心聲和溝通職工思想的“藝術家”,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對職工進行教育、引導和點撥,理順和化解職工思想疑惑、焦慮和恐懼,促進職工以更加積極健康的心態投入到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去。
思想政治工作不應局限于既有的方式方法,更不能因循守舊,尤其要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工作方法。
一是“情”字當先,說真心話,辦實在事。在人文關懷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一個“情”字,要帶著對職工的深厚感情做工作,既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鞭策人,又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也就是工作中既要講原則又要講人情,注重人文關懷,管理制度要科學、實用、易操作,制度既要體現剛性化,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又要充滿“柔情”,給職工以“機會”,這樣執行起來才不走樣,人與制度才能稱之為和諧,才能豐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情味。注意發揚民主,多些寬松寬厚寬容,少些指令指責指示。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居高臨下的姿態,沒有精神人格上的彼此平等,就很容易產生距離和隔閡,不可能讓受教育者信服。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本人要有人文素養,將心比心,換位思考,以平等的姿態與職工交流,建立起民主、平等、團結、友愛的新型關系。注重語言藝術,字字句句如春風拂面,是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重要表現。一句好話三冬暖,一句歹話三年寒。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講究策略,注重語言藝術。做思想政治工作時要笑臉相迎,好言善語,不講粗話臟話,既要講原則,又要入情入理。實踐證明,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與其常常磨破嘴皮講一大堆空道理,不如真心實意辦一件實事更能感動職工,更能取得好的思想教育效果。比如廣泛開展以慰問困難職工為主題的的“送溫暖、獻愛心”活動,關心職工的生活,為員工排憂解難。以工會和黨支部為主,組織慰問住院職工及家屬,幫助職工處理家中難題,解除職工的后顧之憂。每逢節日,如婦女節,元旦等,通過組織活動,贈送小禮品來增強職工的集體榮譽感。通過這些系列活動使職工感受到濃厚的人情味,拉近雙方的距離。另外,通過舉辦職工喜聞樂見的各種文體娛樂活動,讓職工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熏陶,讓職工個性得到宣揚、才能得到展現、心理得到舒展,起到春風春雨催萬物的作用。黨支部積極鼓勵年輕人參加院組織的各項文體活動如籃球、排球、乒乓球等,此外利用業余時間組織郊游等活動,以達到鍛煉身體、放松身心的作用,并為營造和諧團隊奠定了基礎。
二是創新工作方法,開展三個結合。在繼承傳統工作方法的同時,融入現代元素,例如通過網絡平臺的個性簽名,及時了解員工心理動態;通過網絡調查問卷,進行歸納分析,查找工作問題原因等等,及時、盡早發現問題。開展三個結合,促進團隊和諧。一是把促進職工的個人發展和單位需求結合起來。在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過程中,既要注意研究職工個性特點,通過聽其言、觀其行,因人施教,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幫助職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形成良好的性格;又要建立約束機制,通過建立學習、談心、管理和監督等制度,規范職工行為,營造有利于職工心理健康的集體氛圍。二是把心理疏導與經常性思想工作結合起來。把職工心理疏導工作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總體部署,通過建立“思想診所”,幫助職工調適心理狀態、解除思想疙瘩,起到了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狀態和清除思想障礙的作用。在分析職工思想狀況時,不忘分析職工心理狀況,使心理教育與思想教育有機結臺,使職工始終保持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三是把關心關愛與競爭激勵結合起來。認真落實職工休假、體檢、培訓等制度,妥善處理管理與被管理之間關系,切實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盞要綜合運用多種激勵方式,科學配置合理使用人力,積極宣傳培樹先進典型,樹立榜樣,弘揚正氣,在改革發展進程中形成爭先創優、人才輩出的良好局面。
總之,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堅持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堅持在繼承中創新,在借鑒中發展,從深度和廣度上拓展內容體系,把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新要求落到實處,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職工群眾的心坎上,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