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中技學校中如何提高《VB程序設計》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并找出一種與學生認知規律相適應及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模式,是擺在每一位從事該課程教學的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主要針對在講授《VB程序設計》課程過程中如何通過案例教學法進行了有效的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 程序設計 面向對象 案例教學法
一、引言
《VB程序設計》是為我校廣告設計專業開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程。《VB程序設計》課程作為一種面向對象的可視化編程工具,其具有簡單易學、靈活方便和易于擴充的特點,被公認為是編程效率最高的一種編程方法。
二、在《VB程序設計》教學過程中采用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
1、一直以來《VB程序設計》傳統教學方法
傳統VB教學方法多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大多數時候,處于被動的聽講的地位,特別是VB的基礎理論課程講授過程尤為明顯,而中技學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對較弱,即使教師很認真、賣力地講解,效果仍差強人意;再次,VB教師的專業培訓交流機會過少,直接導致教師教學和學科前沿脫節,無法及時將最新的VB知識信息傳遞給學生;最后,VB教學與中技教學之間的關系始終沒有完善協調,學科和專業培養沒有完成掛鉤,雖然說是為后續專業課《Flash動畫制作》的腳本編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但同學們學習的目標及興趣不是很大。
2、何謂案例教學法
所謂案例教學法或稱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引入新知識——解決問題——總結提高”教學模式,通過每一個典型的、針對性強的、貼近現實的案例,把相關的基本概念、解題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傳授給學生,從而使學生形成深刻、形象、牢固的記憶,對啟發思維、激勵情趣、提高學習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三、案例教學法在《VB程序設計》教學中的具體實施運用
1、立足具體實例,融入基本概念
VB程序設計是應用性很強的一門課程,它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既講方法又講動手能力。
大多數教材都是先介紹對象、 對象的屬性、方法和事件及VB語言基礎等等一系列的在程序設計中比較抽象難懂的概念和相關知識,然后才介紹程序的建立和運行。這樣安排對于知識的邏輯結構體系來講是無可非議的,但對剛接觸程序設計的學生,一下子引入大量抽象的名詞、概念、相關知識等,就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學生沒有任何知識背景的情況下,要完全理解這些概念也比較困難。因此要想讓學生領會這些抽象的概念和術語,筆者在教學中以一個個鮮活的具體實例為切入點,在每個例子中適時、適量滲透一些相關的概念和知識,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漸地、很自然地去體會控件、對象、屬性、方法和事件等概念。
2、分散難點,逐步滲透
進行數據類型教學時,筆者沒有按常規授課方法去講解整型變量、長整型變量、單精度變量及雙精度變量概念之間的區別及程序設計步驟,而是通過一個典型案例,讓學生通過實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己去探究和體驗,從而達到印象深刻、應用自如的教學效果。
案例:在窗體的Click事件中編寫一段程序代碼,功能為求5!,并將結果輸出在窗體上。在筆者的引導下,同學們利用For循環語句編寫代碼: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Integer
Dim S As Integer
X = 1
For I = 1 To 5
S = S * I
Next I
Print "S="; S
End Sub
通過按F5運行程序,得出5!的正確結果為120。
在上述基礎上,筆者又提出如果求10!、15!和50!,結果又會怎樣呢?要求大家將代碼中的For I=1 To 5改成For I=1 To 10并按F5運行程序,此時發現屏幕上并沒有如預期想象的那樣給出正確結果,而是顯示出一個“數據溢出”的錯誤提示對話框,這時學生覺得很奇怪,紛紛提問,百思不得其解。這時筆者適時地進行點撥,提示學生將數據類型進行修改,把變量S定義為長整型(Long),試試看運行情況如何。再按F5鍵運行,得出正確結果。 至此同學們已基本明白了不同數據類型對數據取值范圍的影響,這時筆者又提出問題,要求同學們求15!和50!,結果又會怎么樣?有了第一次經歷后,只要一出現“數據溢出”的對話框,都能猜到問題可能是出在變量所定義的數據類型上,紛紛依樣畫葫蘆地修改數據類型,將程序中變量S分別定義為單精度和雙精度類型并分別運行,得到正確答案,此類問題得到解決,本知識點教學目標已基本達到。
3、根據課程特點,做好歸納小結
程序設計類的教學,一般都是從局部分散地講,如果不歸納總結,學生則難以形成完整、清晰的框架,通過上述類型的案例教學,引導同學們觀察、思考,用提問、比較、總結歸納、小組討論等多種手段,揭示蘊含在案例中的知識點以及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四、結束語
總之,教學方法在程序設計教學中舉足輕重,它制約著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的效率。雖然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但貴在得法,萬變不離其宗,決不能離開VB程序設計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脫離學生的知識背景和認知規律。筆者深信,只有通過教師的精心、用心鉆研,采取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科學的教學方法,必然會提高教學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薛維明.中學計算機教學法.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2] 張旭紅. 《VB程序設計》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甘肅科技,2008.10.
作者簡介:閆小磊 女 滿族 1982年12月生 籍貫:吉林省吉林市;2006年畢業于吉林師范大學計算機專業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