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英
【摘要】“學困生”問題是每個班級,每個學科普遍存在的問題,英語也不例外,在農村中學,到了八年級差不多70%左右的學生放棄了英語學習,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本文從農村中學英語“學困生”存在的原因出發,談了如何提解決學困生學習英語的困難。只有提高了學困生英語學習興趣,大面積提高農村英語教學質量才不是一句空話。
【關鍵詞】英語 學困生 興趣 評價
在農村中學,大多數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放棄了英語學習,兩極分化極其嚴重。就我校來說,學生大多來自普通家庭,有經商、打工、生活困難、家庭離異等較為復雜的家庭環境,相當一部分家長由于忙于生計而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也有部分家長思想不重視,再加上周邊環境的影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學業滯后,甚至出現厭學、畏學情緒。學困生一直制約著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培養學困生的興趣顯得更為迫切。
那么,農村英語“學困生”存在的因素有哪些呢?
1.學生學習方法策略運用不當。學困生往往是課上聽課,(甚至不聽課)課后完不成作業或干脆不做作業,沒有形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
2.隨著教材難度的加深,學生不能再像初學英語時脫口而出地進行表達,于是有一些不講方法、一味死記硬背,又有些懶惰的學生開始對英語學習產生畏懼心理進而慢慢喪失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3.初中學生的心理已日趨成熟,怕羞、怕說錯、怕被人取笑是他們的普遍想法。這種由于缺乏心理安全感,導致不能積極參與英語學習活動,進而慢慢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的學生也不在少數。
4.教師在選擇教學活動時,沒有多層次、更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和興趣點,也是造成學生覺得英語學習無趣的原因之一。
針對以上問題,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如何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在初中階段學好英語,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覺得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注重師生關系的營造,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新課程標準中提到,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過程,學生對老師的喜愛程度直接關系到對這個科目的喜愛和投入。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的投入,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信息。久而久之,他們對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才會有增無減,愿意主動學習。
二、在課堂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初中階段的教學情境的創設應該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應該讓學生圍繞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進行交流,讓學生“學以致用”。
2.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激起學生的成就感。語言是需要在實踐中運用的,如果學生只能在試卷中體驗成就感,那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為學生搭建更加廣闊的展示舞臺,讓學生因為運用英語而自豪。成就感是推動英語學習的內驅力,學生對英語真正感興趣,是因為學會用英語對話時可以滿足自己的成功欲。因此英語教師要為學生開展豐富的語言實踐活動,可以是課本劇表演、手抄報展示、詩朗誦、脫口秀等,讓學生在展示自我的過程得到認同,獲得成功。
3.各種方法并用,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效率。如:目標分層,目標設定由小到大,課堂提問分層,作業分層。再如:有效利用小組合作學習,集體是教育的工具,用集體教育的力量,去感化學困生。教師要主動將探究性學習貫穿于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到你所教的課生動有趣。
三、注重學法的指導,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1.如單詞教學,我注重滲透語音,七年級教Sunday,我會讀一遍Sunday,然后教會學生拼讀。但八年級或九年級我會采取listen,spell,recite環節,即讀三遍Sunday,學生根據讀音拼出單詞,再根據讀音背誦單詞。長此以往,學生日積月累,便會掌握不同字母或字母組合的發音,也可以通過讀音記單詞,而不是死記硬背,既容易忘記又費時間。同時將chant熟練運用到教學中。鼓勵學生自編chant。學生記得快,記得牢,自然對其不排斥,有了成功的快樂,必然是興趣盎然。
2.在教授語法時,采用生動有趣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有趣的內容與枯燥的內容交叉進行,并巧妙地把枯燥乏味的東西變為津津有味的東西。如:將語法要點編成瑯瑯上口的歌謠;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法等。
3.鼓勵學生建立錯題檔案集。自己整理,培養動手能力。
四、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
評價方式應該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組成。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為了克服評價的單一化,可以加入口語測試、學習能力評估等。因為有的學生口語表達流暢、書寫卻不行;有的學生學習態度端正,卻始終無法獲得好的成績。英語學習的筆試成績的記載也要分階段,切勿以一張試卷來評價一位學習成績的好壞。多元化的評價有利于幫助學生減少內心的壓力,建立自信心。
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教學中,教和學相輔相成的,積極提高學習興趣,離不開兩者的配合。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有效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手段;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潑的心理成份,是學生學習最重要的源泉。學習興趣來源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社會發展的需要,來源于學習上的成功,來源于富有趣味性的學習內容,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來源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及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只要我們從學生的特點以及他們思維的深處發現興趣的源頭,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覺得外語學習既有意義又有興趣,我們的教學就是成功的。
參考文獻:
[1]劉京海.成功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2]葉瀾主編.李曉文著.學生自我發展之心理學探究[M].教育科研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