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肖港 袁一平
【摘要】電影《卡薩布蘭卡》在1944年的第16屆奧斯卡獎的角逐中,包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三項大獎,同時獲得了六項提名。影片以1941年尚未落入德軍之手的卡薩布蘭卡城為舞臺,講述了亂世背景下一段身不由己、感人至深的三角愛情故事,并在愛情主題中很好地融入了戰爭、正義、自由、忠誠、友誼等元素。本文以語用學的合作原則為理論依據,探究影片中的對白是如何通過蓄意違背合作原則中的數量、質量、關系準則以展現人物性格,提升影片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卡薩布蘭卡》 話語分析 合作原則 蓄意違背
一、電影《卡薩布蘭卡》的概述
電影《卡薩布蘭卡》在1944年的第16屆奧斯卡獎的角逐中,包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三項大獎,同時獲得了六項提名。對于這部經典影片,之前的專家與學者主要從電影學的角度來分析影片的音樂、敘事結構和人物分析等,而本文則從語用學的角度來對影片進行話語分析,幫助觀眾更好的理解人物性格及對白中的弦外之音。
電影《卡薩布蘭卡》講述了關于兩個男人愛上一個女人的三角戀故事,這個政治和愛情的間諜故事發生在二戰背景下民主和獨裁的沖突之間。這部電影的主題是為了光榮的事業犧牲愛情。在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時代,希望與絕望并存,愛情、理想在混亂的城市和混亂的人心中顯 得如此蒼白 “小我”服從“大我”的精神永遠值得稱贊,這部由愛情故事貫穿起來的歌頌人民反法西斯斗爭的影片 也因而成為不朽的經典。
二、合作原則
美國語言哲學家格萊斯指出,為了保證會話等語言交際的順利進行,說話人和聽話人雙方必須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則,特別是“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 并認為,言語交際中人們總是相互合作的,雙方都有這樣一個共同愿望:雙方的話語都能互相理解,共同配合。因此,人們遵守一定的合作原則,以求實現該愿望。那么,在會話言談中人們是如何遵守合作原則,達到相互理解、彼此配合,從而順利實現交際呢?不管說話人和聽話人的文化背景如何,他們都遵守“合作原則”這一基本原則,根據會話目的或交流方向,提供交際所需的話語或信息。
合作原則包括四個范疇,每個范疇又包括一條準則和一些次準則。
A.量準則(Quantity Maxim): 所提供的信息應是交際所需的,且不多不少。
(a)所提供的話語應該包含交際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b)所提供的話語不應超出所需要的信息
B.質準則 (Quality Maxim):所提供的信息是真實的。不要說虛假的話,不要說缺乏足夠證據的話。
C.關系準則(Relevant Maxim):所提供的信息要關聯或相關。
D.方式準則(Manner Maxim):提供信息時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澀,避免歧義,要簡練,要井井有條。
然而,合作原則是對人們實際行為的描繪,并非告訴人們該如何去做,因此不應視為規范。這些準則并非說話的一種底線,是人們理解話語的基礎。因此,合作原則的重要性并不限于它本身,更在于違反它所產生的言外之意,即Grice所指的“會話含義”(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產生的語用效果。
三、合作原則中在電影中的蓄意違背
本文探究影片中的對白是如何通過蓄意違背合作原則中的數量、質量、關系準則以展現人物性格,提升影片的藝術魅力。對于方式準則的蓄意違背,在這里不在陳述。由于影片中許多對白都體現了蓄意違背合作原則,在本部分只挑選典型部分對白進行分析。
1.量準則的蓄意違背。兩個德國信使在卡薩布蘭卡被殺后,德國警察頭目司特拉斯少校來到卡薩布蘭卡追查此案,法方維系政權警察局局長雷諾到機場去迎接司特拉斯,在機場,雷諾局長說道:“你可能會覺得卡薩布蘭卡的天氣有點暖。”斯特拉斯回答道:“全德國人必須適應各種氣候,從而過到撒哈拉。”
Captain Renault: You may find the climate of Casablanca a trifle warm.
Major Strasser: We German must get used to all climates, from Russia to Sahara.
雷諾局長的問題暗含的意思是德國人適應不了這里的氣候,不應該來這里,當雷諾局長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斯特拉斯少校應該回答是或者不是,然而他并沒有這樣回答,而是以上的回答,顯然他回答的信息超出了交際所需,違反了合作原則中的量準原則,當時德國在戰爭中占據主動地位,并且德國已經占領了巴黎,斯特拉斯少校這樣回答的含義是德國人可以攻占任何想攻占的地方。通過這樣的回答,刻畫了一位咄咄逼人的德國軍官形象。
2.質準則的蓄意違背。當女主人公伊爾莎和她的丈夫拉斯羅走進瑞克酒館的時候,伊爾莎認出了彈鋼琴的山姆,之后便有了山姆 和她的談話,當伊爾莎詢問關于瑞克的下落時,山姆卻說:“整晚沒有見到瑞克了。”之后伊爾莎詢問山姆瑞克什么時候回來,山姆卻說:“瑞克回家了,今晚不會回來了。”
Lund: Where is Rick?
Sam: I do not know. I have not seen him all night.
Lund: When will he be back?
Sam: Not tonight no more he aint coming. He went home
在伊爾莎和山姆的談話前,山姆是見到過瑞克的,而且他知道瑞克不久就會回到酒館,而談話過程中山姆卻說整晚沒見過瑞克了,并斷定瑞克已經回家了,今晚不會再來了。在 該對白中,可見山姆所提供的信息是不真實的,明顯違背了會話原則中的質準原則,山姆之所以向伊爾莎提供虛假信息,是因為她不想讓伊爾莎再見到瑞克,因為在巴黎的時候,伊爾莎的不辭而別深深地傷透了瑞克的心,山姆擔心瑞克見到伊爾莎會傷心,他不希望瑞克再見到伊爾莎,所以向伊爾莎提供了不真實的信息 山姆既是瑞克的老朋友,又是瑞克的員工,通過這部分對白分析,突出了山姆與瑞克之間的深厚友誼。
3.關系準則的蓄意違背。當司特拉斯少校在酒館抓到謀殺兩位德國信使的兇手后,又在酒館碰到了捷克左翼運動領袖拉斯羅,他擔心瑞克和拉斯羅有牽連,于是便對瑞克進行了詢問,
Major Strasser: What is your nationality?
Rick: I am a drunkard.
當司特拉斯少校問到瑞克的國籍的時候,瑞克卻回答了自己是酒鬼,顯然他的回答和問題沒有太大的關系,他違反了合作原則中的關系準則,瑞克之所以這樣回答,是因為他想向司特拉斯少校傳遞這樣一種信息:他對戰爭和政治不關心,無論曾經是逮捕猶佳特還是即將要逮捕的拉斯羅,他都不會插手。足見瑞克是個中間派,這也為日后瑞克千方百計幫助伊爾莎和拉斯羅出境形成了鮮明對比,突出了瑞克的大局觀。
四、結語
電影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從以上經典對白分析可知,人們在實際交往中往往通過違背合作原則表達言外之意。本文以合作原則為理論基礎,通過影片《卡薩布蘭卡》中的對白進行分析,分析影片中對白如何蓄意違背合作原則中的量準原則、質準原則和關系原則,從而有效地幫助觀眾理解劇中人物話語的弦外之音,把握影片人物的性格特征,提高觀眾對影片的總體鑒賞水平。不僅如此,以語用學分析為視角的影視教學對于推動外語教學的全面改革還將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林鐵.基于“合作原則”的“會話含義”解讀[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2010(02).
[2]何自然,冉永平.新編語用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3]束定芳.現代語義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