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摘 要:在當前數字媒體蓬勃發展的同時也迎來了當代大眾音樂文化的空前發展機遇,以大眾音樂為題材的各類音樂欄目本身蘊含著獨特的審美趨向與審美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不可否認也潛在著諸多負面影響。只有準確分析數字媒體視角下的大眾音樂文化特征與性質,才能發覺其內在本質,促進其穩健發展。
關鍵詞:數字媒體;當代大眾音樂文化;特質探究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0-0100-01
近年來,數字媒體以其傳播迅速、覆蓋面廣泛的特點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人類社會在全球性商業化力量的推動和驅使下,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因勢而動,得到進一步壯大和發展,而其在大眾音樂文化方面的傳播以通俗化、平民化、娛樂化為主要特征。這種數字媒體視角下的大眾音樂文化現象應運而生的同時,我們應該清醒的看到,在數字媒體的無縫隙傳播滲透之下,作為一種新生的文化現象,雖迎來了空前發展機遇,但也存在著不足或缺陷。因此,我們有必要理性分析,確保電廣、網絡傳媒在大眾音樂文化傳播中的正確指引性。
一、數字媒體視角下的大眾音樂文化研究價值
通過對數字媒體視角下的大眾音樂文化特質研究,幫助廣大受眾,分析其中蘊涵的正、負兩方面的文化思想,充分挖掘和利用其中的正能量,盡量控制和降低其中帶有負面影響的不利因素,使其在國民教育中、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中產生積極的影響;分析大眾音樂文化傳播過程的商業性和娛樂性特征,兼顧大眾音樂文化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問題,確保廣播、電視、網絡等傳媒產業在文化、娛樂傳播中的正確導向性,積極而有效地推動數字媒體產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二、數字媒體視角下的大眾音樂文化特質探析
1.題材緣于多元生活。大眾音樂中所涵蓋的內容折射出普通老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生活題材賦予了大眾音樂文化強勁的生命力,豐富而美好的生活造就出了一首首美妙的大眾音樂作品,這使大眾音樂文化在產生的同時就注定了具有多元性和生活化的特征,如:訴說真情的作品傳頌了人們內心深處最真摯的渴望;歌唱親情的作品傾訴著尋常老百姓們對家的眷戀;勵志類歌曲傾訴了生活的艱辛與不屈的拼搏。
2.視聽引領時尚潮流。數字媒體視角下的大眾音樂文化之所以廣受人民群眾的追捧與熱愛,與其表演形式的時尚性和模式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演員及歌手在發型、服裝等外形塑造時尚;舞臺、燈光、音響設施盡顯華麗眩目;舞蹈動作盡顯張揚個性;舞臺表演形式常采用歌舞結合,突出青春動感,更符合當今社會人們的審美體驗需求,這樣耳目一新的大眾音樂表演形式從某種意義上也引領著時尚的潮流。
3.傳播依托商業運作。數字媒體視角下的大眾音樂文化傳播過程有著其自身的特質,即:傳播的商業性和娛樂性。任何一個傳媒產業的生存與發展必須借助商業行為來進行運作,從諸如商業廣告費、代理費、冠名權中獲取生存成本和業務拓展的資金儲備。而大眾音樂節目的娛樂性則是各類數字媒體獲取高收視率不二法寶,這也是廣大受眾在緊張的工作、生活之余選擇大眾音樂放松身心的重要原因。
三、如何正確對待數字媒體視角下的大眾音樂文化
1.大眾音樂文化的傳播要以社會價值為核心。大眾音樂有著其他任何音樂無法比擬的獨特傳播滲透力,深入到了各個社會階層、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地域的審美個體的音樂社會生活之中,講述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間真情的禮贊。在廣播、電視、網絡等數字媒體的無縫隙傳播滲透之下,大眾音樂文化擁有著龐大的受眾群體。對于當今社會的和諧發展,構建以音樂為紐帶的社會人際交流活動,都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作為廣播電視傳播媒體,更要注重大眾音樂文化本身的思想內涵,同時對大眾音樂的內容、形式、傳播、導向及對社會產生的效應等方面進行嚴格管理,使大眾音樂的審美價值和思想內涵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的需要。
2.大眾音樂文化的傳播要最大限度控制負能量。大眾音樂作為一種新的音樂文化形式,在給人們帶來娛樂的同時,也必定存在一些問題和弊端。近年來,數字媒體熱衷于制作各種“歌唱選秀”節目,爭相推選“新人、新星”,不可否認,此類節目具有較高的收視率,在一定程度上活躍和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但我們也看到這類欄目中所傳唱的歌曲存在著某些消極而浮躁的內容,通過媒體的渲染與傳播之后,會使人們缺乏辨別能力,從而影響到大眾的審美品位和思想品質。且“選秀”欄目中眾多“新星”的一夜成名,會使人們迷失在虛無縹緲的幻想之中,削弱腳踏實地、艱苦奮斗的意志。因此,在大眾音樂文化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對其進行客觀、深入地研究與思考,力爭做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它給人們精神文化生活帶來的負能量。
3.大眾音樂文化的傳播要使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得到均衡發展。大眾音樂的傳播對于活躍經濟、解決就業以及文化產業的建設與發展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在關注其經濟效益的同時,必須要考慮到它所產生的社會效益。音樂文化屬于上層建筑,他對于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審美觀、道德觀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特別是對于青少年的行為標準和人生目標具有較大的的影響力。因此,我們不能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不能以低俗的音樂文化,甚至以降低國民素質、忽視對青少年的培養為代價來獲取經濟利益,要做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兩手抓,促進其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