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超恒
摘 要: 初中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在培養初中邏輯思維能力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數學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都可以看到數學的影子。但是在近些年的數學教學中,有越來越多的初中生逐漸喪失了學習數學的動力和積極性。面對新課程改革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的全新的要求,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及時轉變教學理念,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初中數學課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的促進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提升有一定助益。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問題 興趣提升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6-0233-01
新課程改革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及時轉變教學理念,采用全新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積極實施素質教育。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受到升學壓力和傳統應試教育思想影響,無法從根本上改變灌輸式教學模式,導致了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不能切實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學生學得困難,教師教學也十分痛苦。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被動的聽講,無法提升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學生跟著教師教學思維走,不能做到主動思考,導致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足,面對這種情況,需要我們切實提升教師的教學意識,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升。
一、初中初學教學存在問題分析
初中數學在學生整個受教育階段是十分重要的學科之一,其是幫助學生學習好其他科學的基礎,對于學生,學習精力很容易被分散,學習效率一直不是很高。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首先,教學內容十分枯燥,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初中數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之一,整個課程內容理論性很強,相對于其他學科的來說,數學學習起來難度更大。一旦學生學習能力下降,就會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很多學生從一進入初中階段就對數學不感興趣,導致了教師的教學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教學質量難以提升;其次,教學方法十分單一。在很多學校,初中數學教師還是比較傾向于采用灌輸式教學,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十分單一。盡管很多教師積極應用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但是從應用效果來看,十分不理想,從本質上看,教師的教學模式依然不能脫離傳統灌輸式教學。教師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中心,缺少對學生的關注,學生在課堂上很容易困倦,學習興趣降低,教學質量自然無法提升。
二、初中數學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對策分析
1.保證教學的民主性,全面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有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更好的融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也才能積極主動的開展探究學習。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只有積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的數學能力才能提升。教與學是一種雙向互動的過程,是情感交流的過程,因而,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降低高高在上的姿態,采用平等、和諧和民主的態度去關愛學生,為學生創設一個積極學習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之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關愛學生,要融入到學生群體中,讓學生放下心理芥蒂,相信教師,喜歡教師,進而對數學課程產生積極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積極創建互動教學課堂,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自主探究,從而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和樂趣。
2.積極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輔助教學手段,在中學各個學科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初中數學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斷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而且通過視頻、音頻、文字等多種教學手段的統一整合,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幫助學生扎實的掌握數學知識。例如在講解有理數相關課程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前導入,讓學生結合多媒體給出問題進行預習,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此外,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內容無法用言語形容,這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表達。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進行分組探究學習,教師收集每一個小組的討論結果,并將所有結果放入到課件中,下一次上課讓學生觀看、討論,一起解決其中存在的多種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加深和鞏固知識,同時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進一步拓展學生思路,啟發學生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全面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保證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
3.動手實踐,促進學生學習興趣提升
動手實踐是一項主動學習的活動,其具備一定的形象性,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著很大的幫助,有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點。在動手實踐過程中,需要學生感官全面參與活動,不斷進行動手和思考,通過動手、動腦和口頭表達,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既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矩形》一節的教學中,學到“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時,教師讓學生代表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矩形紙板復習矩形的性質:矩形的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平分。即AC=BD,然后讓學生拿出剪刀將矩形沿著對角線剪開。形成直角三角形,再追問斜邊既斜邊上的中線之間的數量關系。學生自然總結出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對于這種教學模式,學生十分感興趣,積極性也很高,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觀察,歸納出來的結論,對知識的掌握好,學習效率高。
總之,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學生學習動力和學習積極性有著很大的幫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全面調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充滿學習的動力,最終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新艷. 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5(06)
[2]黃毓芳.初中數學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J]. 科教文匯(下旬刊). 2014(09)
[3]李麗花.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神州.2013(19)
[4]藍迎春.發掘初中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