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瑞紅
摘 要: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結合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從四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引發學習興趣;注重提高教師素養,用魅力激發學習興趣;正確引導,在合作學習中點燃學習興趣;優化教法,創新課堂,在期待中永葆學習興趣。
關鍵詞:數學環境;學習興趣;優化教法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學生對某一學科有興趣,就會持續且專心致志地鉆研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質量自然就會提高。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是從以下四方面做了探討并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和諧的教學環境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融洽的師生關系和平等寬松的課堂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要平等教學。教學過程應該是學生與文本、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互相交流的過程。教師的角色應該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者、合作者、幫扶者,而不是唯我獨尊的權威者,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信任、尊重每一位學生,讓所有學生有超越自我的信心,從學生進校的第一堂課我就告訴學生,我們的語文課堂是所有同學展示的舞臺,我絕不會因為學生的錯誤意見去批評他們,而且我始終讓學生明白只要你用心想了、說了、做了,這節課就成功了,所以,我在課堂中評選出的“課堂明星”可能是滔滔不絕的雄辯者,也可能是第一次完整表達清楚一句話的嘗試者,可能是洋洋灑灑的好寫手,也可能是滿篇只有一句精彩話的叩門人,可能是大膽自信的主角,也可能是羞澀努力的配角??傊鹬孛總€學生,努力做到給每個學生都提供平等的機會,給學生創造一個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
初三總復習階段,好多課怎么上,我和學生共同商量,每天下課前五六分鐘,集體商定下節課的內容,確定當天的預習內容,給足學生信任與肯定,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營造出和諧的教學環境,引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注重提高教師素養,用魅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學生喜歡你,才能喜歡你所教的東西。老師從接手學生的第一天起,就應該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喜歡你。特別是語文老師,你的一手好字、一篇文章、一口標準的普通話;知天文,曉地理,通古今,這些都是可利用的資源。適時的示范與展示,可以讓學生在驚嘆中去效仿,在效仿中產生興趣,在興趣下增長知識,提高能力。同時教師也應該注重自身資源的沉淀,琴棋書畫雖不能精通,但應略有淺嘗。這樣,你展示給學生的舞臺會更大,學生學習的空間才會更廣。學習語文的興趣自然就會產生。
三、正確引導,在合作學習中點燃學習興趣
合作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方式,又是一種教學策略。西方協作小組專家羅伯特·約翰遜等人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有助于促成富有成效的積極活躍的學習,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去發表意見,讓他們做出選擇,能夠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合作學習中如何讓每個學生都真正參與進來,關鍵在于老師的引導,幫助指引學生養成科學合理的合作學習習慣。
四、優化教法,創新課堂,在期待中永保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這一學科的內容包羅萬象,語文學習的方法也多種多樣。語文教師應結合教材重難點和學生心理特點優化教法,創新課堂,創設特色課堂、魅力課堂,使每一節課豐富又多彩、使學生對每節課都充滿期待。
不同題材、不同內容的文章采用不同的課堂模式。以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內容為例,第一單元是詩歌單元,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反復誦讀,體味詩人的情感,領悟詩歌形象的豐富內涵。根據這一重點主要采用的教法是朗誦比賽,在讀中評(評朗讀技巧),在讀中品(品意境),以評品促讀,在讀中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單元是小說單元,所選篇目《孔乙己》《變色龍》《蒲柳人家》《人愛生命》均為經典作品,根據小說的教學重點,采用課本劇展演和精彩推薦的教法,讓學生把文字語言變成形象直觀的肢體語言,根據自己的認知標準和生活閱歷去理解作品中化典型人物,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文學大家的精湛技巧。第三單元的散文,采用美點追尋法,把你發現的美和他發現的美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每組選擇有代表性的內容在全班交流,一個單元下來,引導學生總結出怎樣賞析美文的方法,這也是緊扣考點,試題中經常涉及的這篇(段)內容好在哪里,學生就會言之有物并言之有理。第四單元的戲劇,學生提前申請要表演,那就小組戲劇展演賽,兩節課準備,三節課表演,這一個單元就結束了(常規教法需要八節課),而且課文中所選內容大多是節選,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除了演好文中的節選部分,許多都有拓展和延伸,比如《威尼斯商人》《變臉》兩課,學生展示的是整部戲劇的內容。五六單元的文言文采用小組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完成對文本的探究。還有八年級的游記類文章,采用小導游引領法教學效果也不錯,總之,想方設法使我們的課堂設計貼近學生心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學生有下節課更精彩、下節課因我而更精彩的期待,在期待中永葆語文學習的興趣。
總之,語文教學活動應該是趣味盎然、妙趣橫生的。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習的興趣。”從為興趣創造契機到對興趣的小心呵護,變著法兒讓學生感興趣,以興趣促教學,這樣的教學才能達到“不待教而自學”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了,何愁教學質量不高呢!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04.
[2]劉玉靜.合作學習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0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