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志巖
摘要:分析了預算單位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推行以來帶來的變革及面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完善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觀點和建議。
關鍵詞:國庫集中收付;預算管理;內部控制;會計集中核算
一、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概述及現狀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是財政部門實現對財政資金集權式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國財政預算管理的重要方法。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包含對公共收入從獲得到劃入國庫的全過程實施監控和對財政資金從預算分配到撥付、使用額度,銀行清算以及資金從國庫單一賬戶支付的全過程實施監控。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可以有效地保證財政預算的陽光性,極大地減少貪污腐敗的產生,并具有預算執行嚴格,外部審計監督機制完善等特點。目前工資支出,政府集中采購支出,用公務卡結算的小額購買支出和零星支出構成了國庫集中收付業務的主要內容。
二、實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給預算單位帶來的影響
(一)在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影響下,預算單位清理規范了基層預算賬戶,提高了資金的運行的透明度和效率。傳統模式下財政資金大量沉淀在預算單位賬戶中,造成了財政資金被挪用和截留現象的發生,成為了貪腐的溫床。現行的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從國庫單一賬戶直接撥付到最終收款人,使得資金周轉更為安全高效,成本更低廉。此制度摒棄了傳統的層層劃轉的支付方式,實現資金管理方式的調整和改善。
(二)強化預算單位預算的事前審核,細化預算編制內容,推進預算執行的績效管理。在實施國庫集中收付之后,預算單位預算執行的監督模式從事后監督提前為事前和事中監督。這不僅能提高對預算單位預算執行的監管力度,并且能夠極大地減少各類貪污犯罪現象的發生,保證單位資金的規范化。
(三)更新了預算單位用款概念,有助于提高預算單位內部管理水平。國庫集中收付制度能夠全面推動行政事算單位財務管理模式由粗狂型向集約型轉變,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創新和發展。國庫集中收付還能夠規范和監督會計核算方式,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為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奠定了基礎。
(四)促進完善預算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內部控制一直是預算單位的薄弱環節,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推廣,優化了資源配置,提高了運行效率,這要求內部控制制度更加強化和完善。
三、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帶來的問題和風險
(一)預算單位的預算管理水平有待加強
按照制度要求,國庫資金的使用需先根據部門預算上報用款計劃,待財政審批后,預算單位才能按項目的類、款、項安排資金使用,未列入預算的不安排支出。但預算單位一般由財務部門根據過去年度的用款額度與經驗對經費的使用進行估算后再申報,這就使得實際用款金額會有出入。部分單位未能嚴格根據財政預算來使用資金,從而呈現預算執行不力的問題。隨著新預算法的頒布實施,部門預算改革成效顯著,但是仍然存在有的項目不能合理確定金額,致使預算確定的資金與項目實際需求有出入。
(二)內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由于長期受行政管理體制的影響,預算單位普遍不重視內部控制,管理層內控意識薄弱。實行國庫集中收付后有的管理者會認為經濟業務財政部門會代為把關,更加不重視內控。會計人員只是按制度走形式,不能真正起到會計管理和監督作用,導致一些真實度低的經濟業務無法及時發現。實務中財政授權支付占比例很大,授權支付方式下財政缺乏對經濟業務真實性的審核,容易導致內控失效。而且由于財政授權支付金額一般較小,審計抽樣時不容易被發現。還有專項經費相關支出在資金額度撥付前財政不會墊支,需要預算單位自行墊付,額度撥付的不確定性會帶來財務風險,還會影響專項項目的展開。由于內部溝通不暢,專項項目的相關人員對經費的使用情況并不了解,導致年底突擊花錢,預支費用,影響會計核算的真實性。
(三)增大了財務核算方面的難度
國庫集中收付流程繁雜,錄入時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容易搞錯,錄入的支出經濟分類與入賬的會計科目經常不一致。有的同一科研經費項目既有國家財政授權額度也有地方財政授權額度,容易錄入錯誤。會計核算既要與國庫集中收付系統中的部門預算額度指標對應,又要滿會計制度的要求,使得會計核算的難度有所增加,同時也加大了財會人員的工作量。由于納入國庫集中收付系統的業務逐漸增多,開票的業務量加大,同時對賬工作的難度有所增加,有時手工對賬顯得力不從心。影響了會計監督職能的全面發揮。
(四)信息系統建設相對滯后
當今社會信息和網絡技術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但財政管理信息系統各子系統之間還未實現信息共享,許多內容仍需要人工錄入完成,出錯不可避免。還有財政零余額賬戶與財務軟件不兼容,造成同一筆業務在兩個系統中要重復錄入。
四、完善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建議
(一)細化部門預算,重視決算
預算支出要根據功能和經濟分類編制,以滿足與國庫集中收付系統相銜接的需要。在使用項目預算的時候會計人員要嚴格監督預算的執行,項目支出等要及時與立項相關人員核對支付款項,指導資金的使用,杜絕寅吃卯糧的現象。預算單位應當以年度財務報告、預算報表、決算報表等會計資料和經濟活動為基礎,采用財務分析方法對年度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并以此為依據編制來年的預算。
(二)加強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單位內部相關部門對于重要事項都應該集體討論通過,不得將領導的權威凌駕于內控制度之上。單位內部各崗位的職責權限要相互牽制,不相容崗位要分離。根據員工管理能力的差異授予與之相應的職責。內部控制制度是由人執行的,是人就會犯錯誤,要想內控完全有效是不可能的。因此應在制度執行過程中應找出具體的失控環節,明確自控關鍵點,不斷加強和完善內控制度。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對財務人員提出了更要的要求,無論從專業技術水平,政策理解執行能力還是會計職業道德都需要予以加強。
(三)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制度
會計集中核算制度與國庫集中收付相融合 ,可以提高預算單位的資金使用效率,精簡工作流程,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和工作效率,有力的防范舞弊現象的發生。雖然成立了會計核算中心,但該中心只對票據的真實性負責,至于經濟業務的真實性預算單位要嚴格把關,不要認為把責任全推給票據中心就可以。該制度下會使得會計核算被認為分割,影響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對于這點希望票據核算中心能夠加強信息化建設,使單位發生的每筆業務都能夠及時查詢,方便對賬。另外一些最新的政策條文也可以過信息系統及時傳達給預算單位,方便預算單位配合會計集中核算的實施。
(四)推行國庫集中收付電子化
隨著國庫集中收付系統電子簽章的應用,為財政部門、代理銀行和預算單位三方的電子化支付管理掃平了道路,極大的提高了信息的傳遞效率。財政部門應建立一個大數據庫,實現各個財政管理子系統的信息共享,使一個預算單位的所有資產信息、采購信息、零余額賬戶信息等實現透明化,確保國有資產的完整性。在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下實現會計核算中心與財政數據庫對接,簡化財務信息的錄入流程。
五、結束語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是世界上多數經濟體普遍實行的國庫資金管理制度,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做法與規則,其優越性顯而易見。未來,伴隨著國庫集中收付電子化改革的推進,公務卡制度的日趨完善,會促進預算單位財務信息更加陽光化,財政部門的監管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宮秀清.行政事業的會計集中核算與國庫集中收付融合淺析[J].時代金融,2016(01):127-129.
[2]劉穎.縣級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支付轉軌的成效、存在問題及相關建議[J].經濟研究參考,2014(70):42-44.
(作者單位:天津市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