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曉艷
摘要:正是由于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在高校內部審計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本文分別從內部審計組織機構設置、規章制度的健全、審計流程的規范以及質量評價機制的完善等方面對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要點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構建
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在我國的研究起步較晚,尤其對于高校的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來說,幾乎很少涉及。而伴隨著我國高等學校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經濟活動的日益復雜,高校內部審計面對的審計責任和風險也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有效地對風險進行控制和規避,提升審計質量,已經成為關乎高校內部審計事業生存發展的關鍵所在,基于此,本文對相關的內容進行了探討。
一、科學地設置高校內部審計組織機構
設置高校內部審計組織機構,主要是為了確保審計的獨立性。通常高校需要獨立設置審計部門,并由校長直接領導,校長為內部審計工作提供全力支持,同時還要充分地借助政府審計力量,并積極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督導,推動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還要聘用高素質的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確保其具備熟練的內部審計技能及基本職業道德,客觀公正地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確保高校內部審計的真實合法性,出具科學的審計報告,提高內部審計質量,更好地服務于高校的長期發展。
二、健全高校內部審計各項規章制度
首先,制定完善的高校內部審計管理規程,編制內部審計標準化文書,明確審計質量標準,作為內部審計的依據。其次,建立高校內部審計責任制度,明確內部審計職責權限,例如,一般審計人員需要負責審計證據的真實完整性,審計組長則負責審計報告質量水平,審計機構負責人需要負責審計處罰及審計處的相關事項。再者,推行高校內部審計復合制度,堅持以審計員為主審,審計組長則需要對相關的審計工作底稿開展三級復核,而審計機構負責人需要就審計報告的合法性、審計處罰的合理性以及審計建議的可行性等進行最終定審。此外,還需要完善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指標體系,可以通過使用審計工作底稿的合格率等相關指標來量化考核審計質量,而且還需要針對高校內部重大的審計項目,建立集體討論制度,貫徹落實審計建議,提高整體審計效果。
三、規范高校內部審計流程
內部審計流程通常涵蓋審計委托、審計計劃、審計實施、審計報告及后續審計等全過程,規范高校內部審計流程,需要從審計委托入手,由校級管理層來負責審計委托授權,明確內部審計機構及審計人員的工作權限,具體包括:要求高校按時提交教學計劃、相關財務收支計劃、各項預算決算執行情況以及相關的會計合同協議資料的權限,參與高校現場實物勘察的權限,調查與審計事項相關的經濟活動及個人的權限等等。而且,還要制定科學的審計方案,全面評估審計風險,妥善保管審計證據,嚴謹地實施審計工作,便于后續審計復核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還要促進審計部門與高校財務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出具科學合理的審計報告,提出針對性的審計意見,并建立相應的審計信息公開披露制度,通過校園網、宣傳欄等定期披露重要的內部審計信息,充分發揮審計的監督功能。
四、完善高校內部審計質量評價機制
完善的內部審計評價機制,是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重要保障。一方面,需要建立全面的內部審計質量考評指標體系,具體涉及定性和定量評價指標,其中,定性指標包括審計人員是否勝任內部審計工作、高校內部審計機構是否健全、審計查證的問題是否得到及時有效處理等,而定量指標則指的是高校內部審計覆蓋率、審計計劃完成率以及相應的審計違法違規問題重復率等方面;另一方面,建立高校內部審計定期考評制度,確保審計質量考評的連貫性,及時披露審計信息,督促相關審計質量問題的更正;此外,還要完善相應的獎懲制度,依據審計質量考核結果,對高校內部審計質量優良的相關審計項目組成員給予一定的精神或者物質獎勵,并嘗試將審計質量考核與高校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薪酬及職位晉升掛鉤,同時對內部審計存在重大過失的人員進行處罰備案,提高內部審計人員工作的警惕性、專業性,進而確保內部審計質量。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中,還需要我們針對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以不斷提升高校的內部審計質量,為高校內部審計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國家審計署.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辦法(試行),2004.
[2]閆貞錚.芻議高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質量控制[J].財經界(學術版), 2015,07:325.
[3]劉延平,鄭曉東,李晨如.構建我國高校內部控制精細化管理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5,10:32-34.
[4]張凱.高校內部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商業會計,2015,15:52-53.
[5]晁媛.試論新時期高校如何加強內部審計質量控制[J].科技經濟市場,2015, 09:164-165.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審計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