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昕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高新科技迅猛發展的新時期,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本文闡述了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并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新形勢;加強;改進;高校;黨建;思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和指示,為高校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建工作,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作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員我們要深刻認識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斷開創高校黨建工作新局面,為學校科學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一、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
我國高校的管理制度是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高校黨委的根本任務是統一領導學校整體工作,并為保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培養社會有用人才,完成各項任務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組織保證。如何衡量一所高校的黨建水平,主要要看這所高校的辦學水平高低;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是否得到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能否體現等。
作為黨務工作者我們要認識到,從國內外形勢上看,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但與此同時,黨領導高校改革發展的任務也更加艱巨,比如:當前高校在理論聯系實際上存在差距;黨組織領導理論水平不高;黨支部工作效率低下,甚至某些黨員違反黨的宗旨,只想權利不想義務的現象……嚴重制約了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嚴重影響了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所以說新形勢下高校黨委必須要有改革創新的精神,不斷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的內容和水平。
二、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的實踐
1、作為高校黨委要為各支部樹立“服務大局敢于擔當”的工作理念,號召黨支部要始終緊密結合學校的中心工作和發展大局開展黨建工作,促進所屬部門工作的開展。各黨支部要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以“服務師生”為出發點,在困難和問題面前,要勇于站得出來,想的了辦法,做的了工作。也就是說,思想上要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執行黨的教育方針;行動上要結合學校的發展實際,密切結合人才培養的中心任務,在教育、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等方面時刻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2、學校黨委要加強組織建設,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一方面黨委應該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的黨員選進黨組織,讓他們擔任更多黨內工作,切實增強黨支部的戰斗力。另一方面還要加強黨員隊伍的建設,嚴格履行黨員發展細則,做到“成熟一個,發展一個”,不斷為黨組織充實新鮮血液。此外黨委還要學會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加大培訓力度,利用官方網站、微信、網上黨校等形式,向廣大黨員傳播黨的各項政策、理論,提高培訓效果。學校宣傳部門還要積極宣傳模范先進典型,弘揚校園“正能量”。
3、學校黨建工作要做到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的思想。學校各級領導要做到經常深入一線,了解師生在工作、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要真正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努力維護師生的利益,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實事,實現服務師生、教育師生、組織師生和凝聚師生的有機統一。
4、學校黨委要充實校園文化建設。積極引領師生了解學校的發展歷史、辦學理念、景觀建設等;要發揮黨建促團建的作用,組織師生開展各種活動,比如:紅歌比賽、征文比賽、參觀展覽等,豐富他們的課余文化生活。注重社團建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
三、黨建工作的幾點思考
1、建立黨員理論學習教育的長效機制。學校黨委要堅持和完善兩級中心組學習制度(院級和二級學院兩級中心組),創新學習內容和形式。要加強對黨員理論學習的檢查和監督,提高黨員的思想道德水平。要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綜合評價體系,高質量實施新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方案,特別要加強對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培訓,要讓他們參與到黨建工作中來,將黨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增強科學理論教育引導作用。
2、建立領導干部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作為高校要始終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完善黨委議事規則,加強領導班子成員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反腐意識,努力建立科學決策的工作機制。特別是在“三重一大“問題上,黨委要堅持”民主、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比如:嚴格履行干部選拔任用機制,提高選人用人透明度。
3、建立組織建設的長效機制。高校黨委要注重黨支部建設,完善黨支部工作條例,建立支部考核評價體系,要鼓勵和支持支部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積極開展貼近實際、貼近師生、貼近學校中心工作的活動,創建自身特色品牌活動,切實增強黨支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完善黨內組織生活制度,推進黨員責任制,制定表彰激勵優秀黨員、嚴肅處理不合格黨員的規定,促進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4、建立密切聯系群眾的長效機制。健全領導班子和中層干部定期深入基層的工作機制。學校各級領導干部要通過座談會、工作會、一對一談話、走訪調研等形式,了解師生的思想狀況、學習狀況和生活狀況。要尊重師生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要建立完善師生意見和建議收集反饋機制,提高他們的主人翁意識,發揮他們建設美好校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凝聚黨心民心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