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英
摘 要:針對初中數學新課程理念下的師生教學活動展開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同時結合初中數學教學互動的意義總結出了幾點可行性較高的轉變措施,其中包括選擇恰當的活動內容、創建良好的活動環境以及組織井然有序的活動流程等,以期能夠對我國初中數學教學水平的提高帶來一些具有參考性的意見。
關鍵詞:初中數學;新課程理念;意義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往往只是一味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而忽略了對學生學習體驗的激發。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學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整體,而是要將“教”與“學”進行分離,讓師生能夠在課堂中以一個平等的狀態來相互交流和合作,從而在情感與智慧碰撞的過程中得到更多新的發現和感悟,將過去的“一言堂”教學課堂徹底打破,確保每個學生都可以在自由且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數學課程的新知識,讓身心都可以得到更為全面的發展。
一、初中數學教學互動的意義
(一)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數學課程具有邏輯性強且抽象性高的特點,經常會讓學生覺得十分困難且晦澀難懂。基于此,在課堂中開展師生教學活動的方式不僅能大大激發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讓他們的腦細胞得到全面調動,讓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融洽和密切,更好地展現出師生互動的真正意義。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
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的最好渠道,尤其是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通過提高互動頻率的方式能夠讓教師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程度與性格特點,從而在日后的教學活動中可以為學生預留出更多的思考空間和互動機會。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活動方案,在全面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同時進一步加深他們對新問題的理解與掌握。
(三)有利于展示數學課程的學科價值
在數學課程中,不僅擁有大量的理論知識和計算公式,同時還蘊藏著非常多的美學藝術和人文價值。例如,在直線中所蘊含的直爽和不屈不撓、在勾股數中蘊藏的奇趣之感、在幾何知識中所蘊藏的邏輯美感等等。為了能夠讓學生對數學課程抱有更大的興趣,教師應當在課堂中多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和觀點,讓學生學會將自己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
(四)有利于幫助問題的解決
數學課程事實上就是探究問題、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應當結合課程的實際內容設計出匹配度高且具有代表性的課堂問題,全面打開學生的學習思路,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由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活動中。另外,教師還要多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尤其是針對那些有想法且與眾不同的見解,更是要給予學生應有的鼓勵和肯定。
二、師生教學活動方式轉變的相關措施
(一)選擇恰當的活動內容
為了能夠讓師生之間的教學活動開展得更加順利,教師應當對教材中的學習要點進行總結,并利用以點蓋面的方式來將各個知識內容都串聯起來;其次,教師還要想盡一切辦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他們的數學思維可以很好地得到啟迪。例如,在教授二次函數的內容時,教師應當將解析式y=a(x+d)2+h當中各項系數成圖象拋物線特征的聯系設為教學重點。由于這個解析式為拋物線,在確定其圖象性質以后,教師還要向學生明確指出二次函數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計算基礎。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制作動畫課件,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看到a、d、h的值在發生改變后能夠為圖象所帶來的影響,幫助他們深入地理解解析式中多系數拋物線之間的位置關系。
(二)創建良好的活動環境
首先,教師要在授課的過程中設置一些讓學生意想不到的懸念,構建出一個趣味性較強的活動環境。事實上,教與學的互動活動都要建立在疑問的基礎上,只有讓學生強烈地感受到認識沖突,才能讓他們更加迫切地想要去學習新的知識,讓整個數學課堂的氛圍變得更加積極。例如,在教授乘方運算的相關課程時,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講述古希臘在利用棋譜運麥子的故事來作為課程開頭:試想一下,在一盤棋譜中的第一個格子里面放上一粒麥子,在第二個格子里面放上兩粒麥子,第三個格子里面放上四粒麥子,以此類推,在后面的每個格子中都放上比前面格子高二倍的麥子。結果令人出乎意料,即使將全國的麥子都拿出來,最后也無法按要求放滿棋盤。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嘗試計算一下棋盤的某個格子應當放多少麥子,讓他們可以更加形象地了解乘方運算的真正含義。
(三)組織井然有序的活動流程
初中數學教師也可以將教學活動分別劃分為小組活動、個人活動以及班集體活動,并結合課程的實際內容來選擇最符合要求的活動形式。例如,在教授有關幾邊形的課程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為多個學習小組,讓他們可以分頭行動來操作不同變數的多邊形,并將小組的研究結果與老師和同學來共同分享;又如,在教授有關概率方面的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讓所有班級學生都加入到拋硬幣的活動中,并安排一位學生將大家拋硬幣的結果進行記錄。總而言之,教師要讓每位學生都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同時提高活動的趣味性和可參與性,以提高學生對數學課程的期待感,讓他們能夠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全面提高自身的創造能力與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丁郁松.初中數學課堂中師生互動策略與互動生成的思考[J].新課程改革與實踐,2013(12).
[2]郭秋英.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成功:教育,2013(16).
[3]張忠雙.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新課程學習:下,2013(12).
注:本論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初中數學新課程理念下師生教學活動方式轉變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號:GS[2013]GHB0996。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