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金琦
摘 要:初中體育與健康是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必修課,它不僅能幫助學生強健身體、鍛煉自身的各項機能,更能促進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體育游戲融體力與智力于一體,在體育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在采用文獻資料法,并結合實踐活動中的體會,充分認識到體育游戲的特點和原則基礎上,對其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作初步探討。
關鍵詞:體育游戲;趣味性;安全性
初中體育與健康是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必修課,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強身健體、鍛煉自身的各項機能,更可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針對現在體育課程內容單一、缺乏創新這一情況,我們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從而達到提高身體各項機能的目的。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教學改革也在進行。我們要從課程改革開始,將游戲融入體育與健康教學之中,使游戲成為體育與健康教學的輔助手段,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放松身心,使高度緊張的身心得以緩解,同時提高自身的身體機能和其他能力,從而提升整體素質。
一、游戲法的定義及功能
游戲教學法就是通過游戲達到教學目的,從而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在游戲中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使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有所增強。還要通過游戲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愉悅身心的同時得到身體的鍛煉。游戲教學法還有一定的競爭性,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游戲教學法中,學生不但增強了團隊精神,還有效地緩解了自身壓力,同時增強了組織紀律性。
二、體育與健康教學中采用游戲法的原則
1.趣味性原則
初中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對事物充滿好奇,同時他們的可塑性也很強。通過游戲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之間良好的關系。這樣不僅使學生身體素質得到鍛煉,同時也培養了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團隊協作能力。
2.差異化原則
不同的學生在生理、心理發展上的情況是不同的,我們需要根據他們的年齡和性別進行劃分。了解他們的興趣,知道他們需要什么樣的運動。因材施教,結合他們不同的生理、心理特點安排相應的活動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3.不能脫離教材
教學都是圍繞教材來開展的,所以,游戲設計要具有合理性、科學性和教育性,這樣才能起到輔助教學、提高教育質量的效果。
4.安全性原則
體育與健康課運動量大,運動范圍大,同時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準備運動,以避免出現扭傷的情況。在游戲的設計上也需要考慮到安全問題,一定要將學生的安全放在首位。
三、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游戲的實施
1.準備工作必不可少
首先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根據這一狀況制定相應的活動,同時也要做好準備工作,還要讓學生做好準備活動,以免在上課過程中出現扭傷、拉傷的情況。準備活動可以選擇跑跳類的,既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達到熱身的目的。
2.進行誘導
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會有一些比較難的動作,學生在掌握時有些吃力,會產生抗拒的心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類似的游戲,讓學生在大腦中有這個動作的大概印象,然后再通過分解的動作加以聯系,引導學生學習這一動作,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他們掌握這一動作。
3.提高身體素質是關鍵
我們要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這也是初中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目標所在。我們可以采取合理的游戲教學方法來改變一些枯燥的運動形式,有效地激發學生對這一課程的興趣,從而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比如,學生不喜歡枯燥的跑圈式活動,我們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內容。比如,追逐類的游戲,這樣一方面可以使跑圈不再枯燥,同樣也可以使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鍛煉身體。
4.比賽要公平
體育運動就一定會有比賽,比賽就一定會有裁決,教師一定要做到裁決公平,要秉持公平、公正的心態做出準確的評判。尤其是對競爭性比較強的游戲,我們要用公正的評判讓學生信服。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還可以增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縮小師生之間的差距。
5.調節心理,恢復體力
在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調整學生的情緒,降低學生的疲勞度,使學生的體能盡快恢復,使學生從過度緊張的狀態放松下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輕松的小游戲使學生得到放松和緩解,從而達到身體機能的放松。
通過游戲教學法,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有效地減壓,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這不僅能體現體育與健康教學強身健體的功能,還能夠體現體育與健康教學的德育功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緩解壓力,同時提高身體的各項機能,達到提高身體綜合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卓國能,丁立.體育游戲手冊[M].北京教育出版社,1988.
[2]吳國生,李金華.青少年體育運動訓練[M].新華出版社,1994-07.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