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三華
摘 要:隨著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日漸顯露,大部分初中語文老師在教學方法上尋求新的突破,而隨著新課程標準的發(fā)展,初中語文教學取得了較大的成果。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誤區(qū),從而阻礙教學的推進。主要就初中語文教學的誤區(qū)進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改善對策,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語文教學;教學觀念;師生關系
初中語文在整個教學體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學好其他科目,對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發(fā)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因此,必須了解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qū),然后對其進行有效的改善,只有這樣才能使初中語文教學更加完善,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一、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
1.教學觀念的落后
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自身文化素質不高和學校教學條件的限制,使得一部分老師的教學觀念較為陳舊落后。在上課時,只是比較機械呆板地進行“填鴨式”教學,這樣就不能吸引學生,使得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另外,有些老師沒有進行備課或者是備課不充分,只是把參考指導書的一些案例完全照搬下來,沒有有效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這就導致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學生不能更好地掌握本節(jié)課的語文知識。
2.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大誤區(qū)就是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在語文教學課堂上,有部分語文老師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教授知識,進行粗放式的教與學,沒有讓學生感受到語文教學中的那種韻味,更沒有引領學生真正地感悟語文的內涵。此外,許多初中語文教師也沒有考慮到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沒有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因為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有些學生的理解能力強,他們的接受能力也就更強,就更容易接受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知識。而有些學生的理解能力較為欠缺,他們的接受能力也就較弱,所以他們會經常對老師在課堂上講述的知識感到困惑和不理解。這個時候老師就要照顧這些接受能力偏弱的學生,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只有這樣才能使語文教學更加深入地開展。
3.課堂氣氛沉悶,欠缺互動
在語文教學中,許多老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呆板機械,僅僅局限于問答式的單向交流,在課堂教學中,缺少互動交流,課堂氣氛較為沉悶。老師只是要求學生對某些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而忽視了讓學生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沒有給學生展示自己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機會,從而使得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大大降低,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二、針對這些誤區(qū),對語文教學進行有效改善
1.改變教學方式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老師要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及科技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為初中學生所使用,如手機、平板電腦、攝像機等,所以老師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對教學方式作相應的改變,把這些新型元素融入教學當中,不能再用當初那種呆板機械的教學方法。因為現(xiàn)在的初中學生,對電子產品的依賴程度過大,往往寧愿盯著手機也不愿意看課本,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把語文課本上的文章通過多媒體展現(xiàn)出來,這樣就使得學生有直觀的感覺,從而更容易接受老師所要講授的知識點。另外還要加強課堂的互動交流,讓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互動起來,不能再采用傳統(tǒng)的提問式方法。這樣一來,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明確學生與老師的主次關系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往往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才是主體,老師只是引導者。因此,老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改變自己的傳統(tǒng)思維,明確自己和學生的主次關系,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同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摒棄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去感受語文教學的真正魅力。除此之外,老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愛好和性格特點對學生因材施教,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發(fā)展,這樣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3.采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在課堂中要大膽創(chuàng)新、敢于探索,在課堂中設計探究性的問題,采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初中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此外,語文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外實踐活動,把課外學習和實踐活動有機結合,這就為啟發(fā)式教學提供了相應的條件,培養(yǎng)了初中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的精神,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有較大的幫助。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初中語文老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做到與時俱進,使學生主動地學習并掌握知識。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堅持以學生為主,老師引導為輔,要在課堂中加強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并采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習中享受語文的快樂,在自主學習中促進語文學習水平的提高,最終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麗麗.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qū)及改善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19):108-109.
[2]魯艷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qū)及改善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7):136.
[3]徐靜.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qū)及改善對策探討[J].新課程學習:下,2014(12):180.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