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沫含
摘 要:作為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體現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但是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存在許多弊端,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導致語文發揮的作用很小甚至沒有發揮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習興趣;聯系生活;師生關系
傳統語文教學的目的主要在于傳授知識,所以,初中語文教學往往成為以教師為主線,教師通過對字詞的解釋,機械地對文章進行片面的分析,同時輔以枯燥乏味的寫作練習。這種教學方法無法使學生的心靈得到觸動、情感得到陶冶、審美得到熏陶。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與日俱減,成績不樂觀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對于所謂的審美培養就更是無稽之談。在從事語文教學工作時,要充分使他們的個性得以張揚,以更加有效的方法為孩子們在言語的學習中指明道路。長此以往,一朵朵美麗的浪花就會在他們生命的長河中激蕩。
一、影響學習語文的因素
影響學生學習初中語文的因素有很多,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拖堂現象嚴重,擠占學生的休息時間,最終會使學生不會學習;(2)學生不善于自主學習,語文教學圍著老師轉,學生沒有形成自己的看法,被動地思考問題;(3)語文教學課堂上枯燥的說教,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形成課上“倒一片”的現象。(4)一些老師對于直觀教學不重視,進一步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原本有趣的文字變成背誦工具,嚴重違背了認知規律;(5)教師搶進度、抓時間,導致語文底子差的學生無法跟上。(6)為了成績片面抓尖子生,致使其他學生喪失學習的動力,甚至抵觸語文,久而久之就會放棄學習。以上都是影響學生學習語文的因素。
二、提高語文學習興趣的方法
提高語文學習興趣的方法主要有聯系生活、分散難點教學、重視前后知識間的聯系等。
1.聯系生活
生活是語文的源泉,生活也離不開語文,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常常用到語文知識。因此,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無處不用語文,無時不用語文,無人不用語文”的理念。
2.分散難點教學
相對于小學語文教育,初中語文教學有著很大的差別。知識量少、多以直觀教學為主,內容簡單等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但是初中語文則側重理解,學生的道德素質通過理解文章內涵得到提高,部分學生會跟不上進度。因此,在進行該部分教學時,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采取有效的措施,適當地降低知識的難度,使得學生便于理解、接受。以《論語》教學為例,由于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很少有文言文出現,學生接觸文言文的機會較少,所以教師應先讓學生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義,之后再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展開教學。
3.理論聯系實際
運用知識是學習知識的目的,教師應該積極地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所學知識。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闡述了學習知識、理解知識、運用知識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在實際學習中,可以讓學生明確要想學有所得必須勤思考、多學習。
4.大語文教學
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語文的應用無處不在,如嚴肅的政府工作報告、普通的話、出彩的歌詞、讓人記憶深刻的廣告詞等。語文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只有學好語文才能更好地生存。根據新的教學大綱以及新的教材,開放式教學是當今語文教學的主流,教師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語文環境,學生可以在課內,甚至課外不斷地獲得語文知識,對語文知識進行積累、揣摩、體悟,進而提升自己。
5.師生關系需和諧
什么樣的老師容易得到學生的愛戴和尊敬呢?實踐表明,擁有一定特長并且善于施展的教師最受學生的愛戴,同時這類老師也是學生學習模仿的對象,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促進教學。教學業績好、師生關系親密是新時代對老師的要求。老師不僅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不僅要接受學生的新思想,也要改變舊有的生活方式和觀念,還應該走進學生的心里,新時代的師生關系應該是互敬互愛的。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被激發,學習成績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
時代賦予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如何做人,這不僅僅要求加強自身業務能力,同時還應該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
首先,多溝通。教師不僅在課堂上跟學生在一起,在課外也要時常和學生保持聯系,平等相處,做學生的朋友。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關心學生,引導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其次,教師應該有愛心、寬容心、責任心。教師只有先去愛孩子,孩子才會去愛教師,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即愛學生,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寵愛、表揚以及贊美,增強其學習的動力,提高其學習的興趣。
最后,德才兼備是對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的基本要求,多才多藝、博覽群書是教師吸引學生的有效途徑。這樣在課堂上才可以游刃有余地進行教學,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成為學生的偶像,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有效地激發出來,提高學習興趣。
只有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學習專業知識,而影響學生學習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而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師應該積極地探求學生學習興趣的發展規律,遵循該規律,對癥下藥,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池志波.淺談初中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J].神州:上旬刊,2012,7(4).
[2]畢慶.淺談初中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5(1).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