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剛
摘 要:主要對新課改下初中化學教學新思考進行分析,以為廣大初中化學教師提供更多相關教學信息和方法。
關鍵詞:新課改;化學;思考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和深入,教師的教學方法也需要不斷創新,教師必須遵循改革教學內容這一重要途徑,結合初中生的個性發展特點,進行教學創新。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本文針對如何在新課改下實現初中化學進行改革,使學生的化學知識得以穩固與強化,并且提高學生化學成績,做出如下論述和分析。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需要考慮初中生身心發展的特殊時期,整合課堂學習內容的特點,通過實施課堂趣味性教學設置相應的實驗操作教學的途徑,提升學生探究化學的樂趣,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最終實現化學方法的創新。
一、提供化學課堂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可以說,趣味性教學意義是重大的,趣味性教學符合初中生的身心與個性發展,也滿足了新課改下對化學進行創新的要求。進行趣味性教學,一改以往死氣沉沉的化學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更好地學習互動,在探討中解決化學課本的習題,使學生能夠增強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領悟能力。
比如說,在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中進行“化學反應”課程的教學中,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是教學中的重點部分,老師可以利用較為有趣,靈活的語言向學生詮釋其中的內涵與兩者的差別,讓學生體會到課程是新穎有趣的,并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外,在化學的學習過程中,“化學符號”的掌握是學習化學的必備基礎,在進行這一章節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形象而生動的比喻,如教師可以把“S”比喻成歡快流淌的小溪“硫”,讓學生在想象場景的體驗下,深刻地對化學元素進行記憶,最終達到正確應用化學方程式,豐富化學知識的目標。
二、設置化學實驗教學,在實操中領悟化學的真諦
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極其重要的元素之一便是實驗教學,它不僅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有效途徑,還是學生活學活用的有效渠道。因此化學老師必須明晰,在創新教學中開展實驗是必然的,事先擬好實驗方案,合理設置化學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自主學習以及探究精神,通過實驗現象或者化學實驗反映得出切實的化學實驗結論,深刻了解教材的知識點。
比方說,在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進行“空氣”這一課題研究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方案,要求學生自主測定周圍空氣含氧量的實驗,在教師適當指導下,讓學生檢測空氣中含氧量的具體數值,并記錄在實驗報告表格中,在課堂教學中加以分析和探討,總結出正確結論。
三、強化學生的切身感受
眾所周知,在初中教學過程中,化學作為一門基礎教育學科,以化學實驗為基礎,探究實驗在化學課程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教師在迎合教育改革的條件下,在實驗教學中鼓勵學生善于挖掘問題,樂于探究問題答案的能力。當然,教師設置的實驗教學不應該拘泥于書本的理論知識,應與實際條件結合,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切實體會實驗內容,做到完善和強化書本理論知識,最終達到提高化學成績的目的。
有這樣一個實例教學,在九年級化學上冊“質量守恒定律”教學中“氧氣”與其他化學物質反應,例如與二氧化錳的反應,我們知道反應結束時氧氣有了味道,這是什么原因?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先聞氧氣瓶中的味道,得出了氧氣無色無味的實驗結論,再將其與二氧化錳混合,生成了黑色的沉淀,且不溶解。通過此實驗的展開,學生可以得出結論:氧氣在參與化學反應時發生了本質性的改變。此化學實驗的開展有利于學生化學思維的拓展以及動手能力的提高。
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地開展著,目的是使初中生有效率地學習知識,為此教師必須不斷致力于教學方法的創新與突破,總結更好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以完善教學內容。這個神圣艱巨的任務極富有挑戰性,任重而道遠。教師要意識到教學方法是各種各樣的,教師的思維不能拘于一個方向,應該以飽滿的熱情去嘗試、去創新,去開拓、最終達到突破的層次。我們相信,新穎的教學方法和經驗,會使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致提升,使學生面對化學考試得心應手,當然也使新課標下的教學方案更加完美。
參考文獻:
[1]邵亞蘭.新課改下初中化學教學的新思考[J].考試周刊,2015(98).
[2]何金火.新課改下初中化學教學的新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3(50).
[3]劉花.新課改下初中化學教學的新思考[J].新課程:中學,2015(5).
[4]樊蓉.新課改下初中化學實驗的探究性教學探析[J].文理導航:中旬,2010(1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