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艷
【摘要】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第一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一節課課堂導入的成敗直接影響著整堂課的教學效果。能否在一開始上課便將學生課前分散的注意力馬上轉移到課堂上,并使學生處于較好的學習狀態,這是上好課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課堂導入 課堂教學
小學信息技術的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通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古人云:“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在信息課堂教學中起著提綱摯領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不能在導入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的上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課堂導入是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整節課教學效果的關鍵一步。教師如果能夠設計出巧妙、奇特的課堂導入,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控制能力,發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從而為課堂教學奠定一個基礎。 經常聽到有老師抱怨信息技術課不好上,上課亂,學生不喜歡學,其實這和他們對信息技術課堂的導入有很大關系,如果教師忽視了課堂導入部分,草草了事;或者干脆省略導入部分,這都會使課堂教學缺乏過渡,學生對上課失去興趣,上課效果自然會不盡人意。
那么,什么樣的課堂導入才有效果呢?我認為,要設計一個好的課堂導入方式,要注意以下幾點:
1.課堂導入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強,但同時又具有好動的特點,要針對小學生的這些特點,設計課堂導入,做到有的放矢。
2.課堂導入要成為課堂教學的契入點,要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如果不考慮到教學內容,只是一味地吸引學生,東拉西扯,那么再精巧的導入,也只是嘩眾取寵,對于課堂教學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而且還會適得其反,事倍功半。
3.課堂導入要注意時間的合理性,時間應在5分鐘左右。不宜過長或過短,若導入時間過長,就會使導入顯得冗長,從而影響教學進程。課堂導入的目的是想方設法讓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同時創造愉快的學習氛圍,使他們“愿意學”、“樂于學”。
課堂導入講究的是“一錘就敲在學生的心上”。好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他們的思維,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優化了課堂教學。
二、信息技術課堂的導入方法
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需要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目標精心研讀,巧妙設計。導入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是不拘一格的,導入的可以是視頻、圖片、道具、、故事、熱門事件等。對于同一教學內容,有時也會因為教師的不同、學生不同而設計出不同的導入方法。以下是我經常用的幾種課堂導入方法:
生活導入法:選取生活中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導入,越貼近學生生活,越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的程度就越深。比如在三年級信息課《畫大熊貓》這節課中,我用的就是生活導入法,在生活中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同時也是學生們非常喜愛的動物,幾乎每個同學都去動物園看過大熊貓。于是我先給我的學生播放了一段大熊貓活動的視頻,然后詢問學生們“看過大熊貓嗎”,“在哪里看到過”、“你們喜歡大熊貓嗎?”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大熊貓身上,然后詢問他們大熊貓有什么特征,同學們回答問題都很積極踴躍,從而把學生的情緒引向高潮,扣住學生的心弦.然后我詢問”你們想不想用我們的電腦畫一畫可愛的大熊貓呢?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想”.這是一個成功的導入方法。
比較導入法:教師利用教材知識結構循序漸進的關系,在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引出新知識,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欲望。例如我在教授學生學習用Powerpoint制作幻燈片作品時,先從學生已熟悉掌握的Word軟件入手,分析對比兩個軟件的界面構成,讓學生找出相似和區別的地方。于是學生很快的熟悉了Powerpoint軟件,并能很快的熟悉使用這個軟件。
游戲導入法:并不是所有的游戲都對學生百害無益,教師如果作適當的引導,并加以選取,有時就會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講授“認識計算機”這課中,學生要認識的部件比較多、理論性強,學生不感興趣。于是我突發奇想,制作了一個“連連看”游戲,讓學生拖動鼠標把硬盤、鼠標、顯示器等設備組裝在一起。游戲與教學內容的結合,使學生樂學、愛學,寓教于樂。
④作品展示激趣法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動手又動腦的課程,許多知識都要通過教師演示講解傳授給學生,因此就需要提前制作一些作品,優秀的作品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陶冶演技的情操,豐富學生的情感,讓學生體會到信息技術的魅力和價值。在作品中運用到本節課要學習的知識,引起學生對電腦作品的興趣,然后激發學生探索未知問題的欲望。
總之信息技術課堂導入要能扣住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情感和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積極的參與,促使學生以最佳心理狀態進入新課的學習,提升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靈活多樣的課堂導入方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是不可忽略的,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本著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導課方法,把握好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為打造高效課堂而不斷摸索,不斷追求。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 《給教師的建議》
[2]林域生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3]何慶旦 《課堂導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