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適合高校轉型后的教學改革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項目教學體系的建設。本文從工作過程入手,分析職業院校在辦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探討項目教學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可行性。并以蔬菜栽培技術為例,從企業的需求、課程體系的劃分、典型工作任務的分析等方面入手,進一步探討如何建設植物生產類教學工作過程系統化,為植物生產類課程實施項目教學提出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項目教學;工作過程系統化;植物生產;蔬菜栽培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308001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教學改革也是學校改革的核心。教學改革是高校轉型后需要面臨的首要任務。項目教學把完整的教學工作分解為若干個重要的工作項目[1],項目之間聯系緊密,且符合生產實際,能夠滿足企業用人的需要[2]。以工作過程為課程導向的項目教學受到人們的逐步關注[3]。在植物生產類項目教學中,如何實現課程項目的過程系統化是值得深入探索的。
1 項目教學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可行性
德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等世界各國都在陸續探討和實施職業教育課程的課程改革。從模塊課程、項目教學到工作過程,各方面均取得了很多令人矚目的成果。在學習和借鑒其他國家取得的經驗和成果的同時,也在不斷的尋求自身課程改革的方法[4]。我國教育部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曾聯合頒發了《職業院校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指導方案》重點指出“課程開發要在一定程度上與工作過程相聯系”的課程設計理念,遵循企業實際工作任務開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模式。說明了職業院校在辦學過程中,應該更多的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工作技能和職業能力。隨著現代化企業發展的需求,培養的學生不能只是懂得理論,卻不會干活的“高材生”了。
但是,在課程改革過程中,人們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也存在諸多的困惑,也需要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教學方法。姜大源是我國高職教育基于工程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理論的始創者、倡導者、實踐者。在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中,實現了3個理論層面的創新:關于知識的解構和重構的問題;在發展的方法論層面的行動與思維的關系的問題;哲學觀層面探究潛在的技術與實在的技術轉換的問題[5]。
在植物生產專業領域,也開始了關于“工作過程系統化”方面的教學研究。周鑫等人通過《園林與花卉技術》課程體系的改革,實現了工作過程系統化教學。他們通過調研國內40多家園林企業,與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探討,分析就業崗位群對畢業生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明確典型工作任務,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要求,結合專業學習領域,確定教學項目,構建園林與花卉技術專業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方案。2011年,該課程通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的開發研究與實踐,獲得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改革省級重點課題,經過5a建設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果。這也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經驗[6]。
2 植物生產類項目教學工作過程系統化建設
從培養學生能力出發,遵循職業成長和認知學習2個方面。在簡單到復雜的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從新手成為專家。讓學習成為工作,在工作中不斷學習。通過“工作過程系統化”,使得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培養和職業道德的養成融為一體。以《蔬菜栽培技術》課程為例,植物生產類課程的工作過程系統化建設可分為5個階段。
2.1 調查企業需求,進行典型工作任務分析
蔬菜栽培是園藝植物生產的一個重要方面。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和發展,相關企業要求員工的既要懂得知識,具有一定的職業素養;又要能夠使用設施環境中的設備,熟練掌握栽培管理與技術操作。在通過對遼寧依農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遼寧綠美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的實地考察,明確企業用人需求,進行典型任務分析,確定工作任務的目標。
2.2 劃分課程體系,歸納行動領域,建立知識與工作任務的聯系
將栽培技術要點細化,將播種方法、蔬菜育苗與移栽、菜田耕作、肥水管理、蔬菜植株調整技術及病蟲害預防與管理等工作任務過程化,根據能力復雜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務,形成綜合能力領域。從蔬菜種子開始到產品器官收獲,完成生產工作任務。
2.3 分析典型工作任務,研究任務實施過程中的具體方法
將各項工作任務按照栽培生產中的順序進行系統分析,注重任務之間的聯系。根據職業成長及認知規律的遞進關系,重新構建行動領域,實現學習領域的轉換。在任務的實施過程中,重點研究學生掌握栽培與管理技能的方法,以及對技能的熟練程度。在現場教學中,加強學生的技能培訓,鼓勵學生在實踐與日常學習中深入生產,將工作融入平時的學習和生活,熟練掌握蔬菜栽培管理技術。
鼓勵學生學會思考。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創新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不但要懂技能,更要靈活掌握技術要點,學以致用。在不同科屬蔬菜的栽培過程中,要掌握共性的要點,也要能夠區分特點。通過完成一種蔬菜作物的栽培管理,同樣也要能夠應用到其他同類蔬菜的栽培中。這樣才能滿足社會發展和企業用人的需求。
2.4 設計工作情景,使學習更加直觀,完成工作任務
通過現場教學,將校內基地與企業工作環境接軌,設計工作情景,將蔬菜栽培技術部分的課程學時以田間操作的形式進行。通過現場教學,把生產中的工作與課程結合,也讓學生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工作的技能。
2.5 建立合理的評分制度
通過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做為考核學生成績的一部分;建立合理的評分標準。加強學生的操作能力,注重學生的過程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實效,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趙明.開展項目教學,提高教與學質量[J].職校論壇,2008(19):270-271.
[2]曾玉章,唐高華.職業教育項目教學的理論依據與實踐價值[J].職業與教育,2010(2):80-82.
[3]王詩文.高職教育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教學改革初探[J].職業與教育,2009(35):76-78.
[4]丁敬敏.德國職教課程改革的經驗對我國高職課程開發的啟示[J].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3-4.
[5]姜大源.論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系統化設計—關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的解讀[J].中國高教研究,2009(4):66-70.
[6]周鑫,張樹寶,萬書成,龐麗萍,宋洪文.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園林與花卉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1):60-61.
作者簡介:張婷 (1982-),女,漢,博士,副教授,從事蔬菜栽培等領域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