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瑩
摘 要: 分析高中英語語篇教學中,思維導圖的相關運用,主要以北師大版教材第六單元內容舉例分析,第一個板塊介紹在高中英語語篇教學中思維導圖的作用,第二個板塊主要闡述在制作和應用思維導圖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三個問題,第三個板塊主要用北師大版教材實例舉例說明思維導圖的相關運用。
關鍵詞: 高中英語 語篇教學 思維導圖
一、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應用
1.閱讀準備活動中思維導圖的應用
在教學前開展思維導圖運用的準備活動,教師可以先通過有關語篇的話題提問,引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然后,教師向學生介紹文章的體裁,將思維導圖的具體形式展現給學生。對于不同體裁的語篇,其特點也有所不同。教師要為學生提供關于語篇的體裁信息,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并把握固定體裁的語篇特點及結構。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從宏觀視角進行語篇分析,提高閱讀速度。當學生對語篇主題有大致了解之后,教師讓學生觀看題目,據此判斷文章體裁,再向學生詳細介紹此類體裁語篇的特征,最后向學生展示該體裁文章的思維導圖模型。
2.閱讀過程中思維導圖的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先設計出和語篇大致內容相關聯的話題,指導學生以較快的速度瀏覽文章,對語篇內容產生基本印象。當學生閱讀完畢開始回答問題時,教師帶領學生制作有關語篇中心思想的思維導圖,繪制出1級分支。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精讀課文,制作出思維導圖的2級分支及3級分支。最后,教師設計一系列教學任務,比如表格繪制、問題分析等,幫助學生了解語篇中每一段的細節內容,進而更好地制作出思維導圖。當思維導圖制作完畢后,使用思維導圖向學生講解語篇中的知識點。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盡快了解語篇中的細節問題,提高獲取信息與建立語篇架構的實踐能力。
3.閱讀結束后思維導圖的應用
在語篇閱讀完畢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對語篇具體內容進行再次加工潤色,并對語篇中包含的信息進行深入理解和記憶,評估語篇中的知識內涵。閱讀結束后,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共同思考和交流,運用思維導圖探討關于語篇內容的深層次問題。該問題可以通過教師進行設置,也可以用到comprehending中含有的問題。然后,教師讓學生按照閱讀過程中制作的思維導圖進行語篇內容的復述,并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提供的信息深入理解文章,幫助學生更高效地吸收并內化知識,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記憶能力。
二、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第六單元為例分析思維導圖的運用
在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都包含五個重點內容,分別是Warm-up,Reading,Listening,Grammar,Writing。這里主要闡述思維導圖在Warm-up,Reading中的運用:在Warm-up中,思維導圖的運用方式可以是:根據課文中的具體內容列出了如圖1這樣的思維導圖圖畫,并提出問題。
問題是“Do you know these paintings and the painters? Match the key words with the paintings.”,在對圖進行討論的時候,需要涉及許多關于美術相關知識的內容,比如繪畫主體、色彩之類的(如圖2)。
將與之相關的內容細分出來之后,再對關鍵詞進行重點勾畫,為之后學習相關內容課程打下基礎。
其次,在Reading中,利用思維導圖讓學生可以針對知識結構進行進一步的整合、重構,在原本的基礎上做較大程度的提升。在此以文章“Dream houses”為例,這篇文章不存在系統的空間和時間順序。在敘述內容上面,也是先描述的是租房地點各有不同,再跳到現在的房子上,回顧了曾經房子的不足之后,描述了希望的、夢想中的房子是什么樣的,再跳到如今的房子。因此,需要編制的思維導圖應該是這樣的(圖3)。
重新將架構內容組合起來,讓無序變得有序,讓文章的結構內容變得清晰明。
三、結語
高中學習英語階段對整個英語教學和課程來說是最為重要的。高中階段英語學習掌握得好壞直接影響今后大學期間英語課程的掌握,同時會影響學生在今后在英語上面的發展。在進行英語教學和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適當地應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朱雪芹.思維導圖輔助高中英語語篇教學的應用分析[J].文理導航,2015.
[2]駱雅雯.高中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與分析[J].讀與寫,2014.